是小数目。
这可是几十上百万两的军费啊!
“父皇,咱们可以集资啊!”
朱慈烺笑吟吟的解释道。
“集资?”
崇祯有些不解——朱由检这个封建帝王,连封建治国的能耐都不够,怎么可能会懂金融?
实际上,这种事朱慈烺也不太懂——他穿越过来的时候,也没来得及学习这玩意啊。
而到了明末,他玩的那一套,无非也就是有点现代特色的封建主义罢了。
金融这玩意,朱慈烺既不懂,也没在大明玩过。
朱慈烺打仗的军费,完全就是重新构建大明的赋税体系,从每亩农田里面,收那些个折银赋税,外加抄家,接受忠臣们捐款得来的。
没有一文钱是靠金融手段融资来的——当时的南京朝廷风雨飘摇,也不像是能融资到银子的样子啊。
更何况朱慈烺整合完赋税后,又丢掉了一些包袱,银子实际上也够,也自然不需要玩什么金融手段融资了。
不过现在,朱慈烺却打算玩一玩金融了!
一则是大明朝现在有玩金融的能力了,二则是,给大明朝打天下,跟开拓殖民地可不是一回事。
开拓殖民地可是件相当花钱的事情啊。
光是拿一个小小的安南,朱慈烺算了算,就得砸下去好几百万两银子。
而眼瞅着大明朝的摊子,越铺越大,朱慈烺发现,自己那一套已经有些玩不下去了。
因为,他所掌握的大明朝,收赋税的潜力是有限的,在没有点出来工业革命的金手指前,工商税收也是有限的。
在此等情况下,玩殖民还真得懂点金融手段。
要不然,光靠朱慈烺自个,拿着农业税收玩殖民,把地皮刮出血来,也休想把殖民的摊子铺多大——光收拾一个小小的安南,就得砸那么多银子了。
如果这样的地方再多点,大明朝的财政还不得破产喽?
而这,也让朱慈烺意识到了,搞殖民不能光自己掏钱——确实不能光让朝廷掏钱,朝廷的财力有限,光靠朝廷,根本搞不起来。
应该把民间的资本给拉进来。
让他们把殖民当成一门生意,主动的去投资。
而这,就需要点金融手段了——就是融资嘛。
这殖民安南,就是一个前景颇好的项目,大明朝的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就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这两位负责人,要去大明的金融市场上,拉投资。
拉到投资后,将来就能够去安南国打仗了,打完仗,投资者要么发财,要么破产。
而这,就是朱慈烺的设想,如果这一套能搞成的话,并且,能够让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赚到油水的话。
那么,未来大明朝殖民就不缺银子用喽!
只有这样,大明朝殖民世界的宏伟事业,才可以顺利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