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也不关心她,不高兴了还打骂她。
主母只会关心她的亲生女儿,半点也不把她放在眼里。
父亲更别提了,只会衡量女儿的价值,整天计算着怎么换好处。
有记忆以来她总是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还要看下人的脸色。
苏瑾宁她们一家也是庶房,在府里的日子并不好过。
可是凭什么他们家小傻子小肥婆都能吃上可口的饭菜,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
那个所谓的二婶何姝娘也非常虚伪,假惺惺地拿吃不完的饭菜和不穿的破烂衣服给她。
真是太让人恶心了!
现在,就连牛叔,田婶这些泥腿子也欺负她。
等着吧,用不了多久,她就会把这些人狠狠地踩在脚底下,让他们痛哭流涕,向她忏悔。
苏慧佳面色狰狞,银牙碎了一地。
牛车走了多半个时辰,终于到了桃花镇。
恰好今天镇上逢集,路上的人特别多,格外热闹。
桃花镇西门处,长着一棵很大的泡桐树,牛叔和大家约好申正一刻在这里集合,车上的答应一声,四散办事去了。
田婶她们要去镇西边的桃窝集市去卖东西,和苏瑾宁他们分开了。
桃花镇不大,东西只有一条街叫桃窝街,中间被一条南北向的大路分开。因为这条路是通往襄陵县城的官道,所以直接被人们称为官道。
官道东边住着本镇有地位有身份的人,西边大多数人都比较贫困。
因着朝廷的招募令,桃花镇又恢复了灾前的勃勃生机,不同的是街上行走的老百姓都操着天南地北的各色口音。
苏瑾宁带着苏瑾睿,沿着桃窝街自西向东一路走过去。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令人眼花缭乱。
饭铺,钱铺,剃头铺,铁铺,点心铺子,米面铺子,豆粮铺子,酒铺子等等应有尽有。
门头上都挂着形状各异的幌子。
苏瑾宁不由得非常佩服古人的智慧。由于古代大多数人都是文盲,能识字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各个店铺用“幌子”来告诉人们他们卖什么。
钱铺的幌子是绣了一串铜钱的旗子,刀剪铺子的幌子上绣了切菜刀和剪子,米面铺的旗子上绣的是计量工具——斗。
苏瑾宁越看越有趣,看什么都新鲜。
她兴致勃勃地拉着苏瑾睿,去钱铺把银锭子换成碎银子,然后出一家进一家,细细地把整条街逛了个遍,同时也把物价农作物什么的都摸了个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