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迟处死!”李宏毅冷漠道:“请杨师傅操刀,孙之獬父子三千刀,其他人择日处斩!”
“臣遵旨!”罗振清恭敬道。
孙之獬下场,罗振清没有丝毫怜悯,早就猜到了。
汉奸?
不凌迟干嘛?
决定了孙之獬下场,李宏毅问道:“朕听闻张煌言想参军?他还看出朕即将北伐?”
过了年开春,就只有两个多月,大乾北伐在即。
即便如此,江南能看出北伐日期者,寥寥无几。
北伐事宜,朝廷保密严格,仅有内阁大臣和军机大臣,十几人知晓。
如此情况下,张煌言还能猜到朝廷动作,果然不凡。
历史上,张煌言虽然是抗清名将,但亦是文官。
如今弃文从武,给人一种错愕感觉。
“陛下,张煌言前些日子和好友商谈……”罗振清将张煌言二人谈话过程,一字不漏说出来。
听完,李宏毅拍手称赞,笑道:“好个年轻俊杰!竟能通过朝廷施政,就推断出北伐大事,当之无愧人杰也!”
孙钫站在旁边,听到皇帝如此称赞张煌言,心中留了意。
李宏毅看重人选,无不是大才,孙传庭、卢象升、阎应元、李定国……
孙传庭和卢象升不用多说,两人皆是总督,文韬武略不凡,若非孙钫多次受到李宏毅教导,眼界开阔,办事卓越。
仅凭能力,孙钫不敢轻言在孙传庭和卢象升之上。
阎应元亦不凡,虽然出身最卑微,但却是大乾科举首位状元,必将青史留名。
去往安南两年,靠杰出能力,一步步从县丞当上北江知府,功绩卓越,简在帝心。
阎应元迟早会成为朝廷大臣,国之栋梁。
李定国乃张献忠手下将领,看似盗匪出身,能力却不凡,身经百战,远见卓识。
张献忠入川,李定国立下无数功劳,如今攻破了固原镇和宁夏镇,把半个陕西拿在手里。
若李定国光会打仗,孙钫不觉得稀奇,大乾会打仗的将领多了,不差他一个。
关键是李定国识大体,有忠心,对百姓心存怜悯。
别小看这几个优待,光是识大体忠心,就超过大明九成九将领了!
如今张煌言同样受到皇帝看重,日后必定不凡。
天牢,甲三号牢房。
孙之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