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明末从马尼拉开始> 第215章 科举,丰县变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5章 科举,丰县变化(2 / 3)

领江南,因祸得福,官升县令。

钱德元对大乾感官极为复杂,一来是大乾杀官绅太狠,兔死狐悲下,对江南官绅有些怜悯,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

随着大乾不断壮大,江南百姓安居乐业,盗匪绝迹,国富民强,钱德元对大乾多了一丝认同。

不管大乾杀官绅是否过狠,但江南百姓,得了利益,过上太平稳定的日子是不争事实。

尤其是见到大乾境内百姓,过得日子比大明时期,好上十来倍,几乎是天壤之别,此时钱德元才真正归心,效忠大乾。

儒家核心思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乾或许杀戮过重,但平天下治国这点,无可挑剔。

哪怕官绅再怨恨排斥大乾,这点亦是无法抹去。

当了半年多丰县县令,钱德元眼界和知识面开阔不少,明白了之前的江南,虽然富饶繁荣,但这只是士绅地主的富饶,是虚假的繁荣,与普通百姓无关。

不然为何大明治下的江南百姓,会有卖儿鬻女,无家可归,饿死于荒野之人?

说白了,还是官绅太贪,贪婪到了极致,夺走了百姓土地不算,企图高高在上世世代代奴隶百姓依然不满足,非要想方设法夺走百姓身上最后一枚铜板。

更别说许多官绅,强抢民女,草菅人命,走私卖国……

或许是老天都看不下去了,才有了大乾横空出世,给了官绅致命一击。

当今圣上绝对是一代雄主,千古一帝,对官绅毫不留情,动则屠家灭族,只因大乾高层,看透了世界的本质。

相比于官绅庞大的力量,底下无数百姓,汇聚起来的力量,才是真正恐怕。

堪称无敌!

种种原因之下,钱德元彻底归心大乾,用心做事,不仅想造福丰县,更想拯救更多百姓,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钱德元盯着韩元善问道:“知儒(韩元善,字知儒),朝廷运来的那批奴隶,丰县分到多少?”

“不足三千!”韩元善回道。

钱德元眉头一皱道:“这么少?”

大乾为官,与大明截然不同,不仅需要做事,还要做好,才能升迁。

说白了政绩。

政绩从哪里来?

民生、经济、修路、治学……

相比于其他,修路和经济是最容易出政绩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指望治学升迁,钱德元就别想了。

哪怕他做到再好,短时间内,都别想出成果,反而会被后来者摘桃子。

身为一县父母官,钱德元眼皮子不会这么浅,心胸也没那么狭隘,为了长远计,也会大力治学。

更别说朝廷对父母官治学有硬性标准。

即达不到某个水平,哪怕其他做的再好,也别想升迁。

因此,钱德元固然会大力治学,但想要升迁,还是要靠修路。

只有把路修上去了,当地经济才能起来,百姓才能富裕。

即修好了路,经济和民生都有了。

官员能不重视?

而要修路,就少不得奴隶。

或许一开始,有老学究对大乾使用奴隶,于心不忍,但隔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奴隶好处。

就自觉使用奴隶了。

钱德元亦是如此,此时就觉得奴隶少了,全然没有当初嫌弃的表情。

至今想起,沛县抢走本属丰县的五千奴隶,钱德元就感觉心痛。

若非沛县多了这些奴隶,发展怎么可能比丰县快啊!

韩元善苦笑摇头道:“县尊大人,朝廷虽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