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人心隔肚皮,还是小心些的好。”
屋里隐隐传出一句话。
方沫眉头挑了挑,悄悄往后退了几步才扬声道:
“阿婆。”
屋里的人面面相觑,陈阿婆瞥了儿媳妇一眼,忙快步走出去,热情招呼道:
“沫沫呀,来,快进屋。”
“不了,阿婆。”
小姑娘笑靥如花。
“阿婆,姑姑让我过来送这几天的食宿费,没多少钱,一点心意而已。”
说着,将手里两张大团结,塞进了陈阿婆的口袋里。
老人吃了一惊,忙去掏口袋里的钱,方沫连忙按住她的手腕:
“阿婆快别这样,我们去哪儿住都是要给钱的,您收下,我们才好意思继续住您家呀!”
“哎呦,这怎么好意思?不过是来住几天,怎么能收你们这么多钱呢?”
“阿婆!”
方沫再三坚持,老人只得收下,但到底觉得有些亏心。
回屋后,秦文娟看见婆婆进来,脸上也觉得讪讪的。
她不是背后说人,只是家里就她们婆媳两个,行事难免会谨慎几分。
没想到打脸来的这样快,她刚怀疑人家图谋不轨,人家便送来了食宿费。
看着婆婆把口袋里的钱放在桌子上,她更觉得脸上烧得慌。
二十块钱!
城里正式职工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就是这个数了。
不管司云朵和方沫有何目的,只看眼前这钱,也该给人家行个方便。
秦文娟和婆婆商量,打算明日跟邻居买几条鳗鱼回来,烤些鳗鱼干送给客人。
那个好吃又有营养,补身子是最好的。
陈阿婆也正有此意。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方沫便起床了。
司云朵还在熟睡,她便轻轻打开房门,悄悄地走了出去。
漫步在七十年代的广深街头,方沫感慨万千。
“运动”开始之前,这里就已经和国外互通贸易了。
那时候的渔民村,每日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街头巷尾也常常能看见外国人的身影。
这里的发展明显比北方要好上许多,路面是水泥地,村里时不时还能看见二层小楼。
虽然繁华不再,可依然可见昔日的风采。
沿着村里唯一的主路走到海边,赶海的人儿刚刚回来。
阿婶们看见她,便呼啦一下围了上来。
“囡囡呀,一会儿来阿婶家里吃饭,哎呦,小姑娘侬漂亮的!”
“瞧瞧这小脸,比那水豆腐还嫩呢!”
“是哦…跟阿婶回家吧,阿婶很会烧虾的。”
渔民们的热情方沫有些受宠若惊,她不是社恐,可也觉得微微的有些招架不住。
陈村长远远看到这一幕,便笑着走过来,帮她解围:
“好了好了,都赶紧回家去,吓着人家小姑娘了。”
大家和善地笑笑转身走了,方沫看着她们的背影,不禁夸赞道:
“阿婶们可真热情!”
回过头又赶紧礼貌地打招呼:
“阿叔早上好。”
陈阿福是南方人,不习惯北方人这种问好方式,只得连连点头笑道:
“好,你也早上好。”
方沫失笑不已。
太阳从海面上缓缓升起来,橘红色的火球冲散了薄雾。
碧海蓝天,海天一色。
方沫把视线从海上收回来,看向陈阿福,认真道:
“阿叔,我想在这里买块地建房,不知道行不行?”
陈村长偏头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如果是在“运动”之前,有人想来村里定居,他还不觉得奇怪。
可如今,村里可是什么都没了。
不热闹也不繁华,那这姑娘是图什么?总不能是图他们这里的鱼虾好吃吧?
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