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肘到手指关节的长度”。19世纪,欧洲人在非洲丛林中发现了这种,全族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不超过155厘米的袖珍民族,并以此命名。
作为中非地区最早的居民、史前桑加文明的继承人,这个村子的原住民至今仍迷恋祖先的生活方式,信奉森林是他们“万能的父母”和至高无上的神,并将自己称为“森林之子”。
长久以来,在村民们的眼中,森林和沼泽是一个整体,像宝藏一样给了他们丰富的馈赠:木薯是这里的主要食物,根茎作为主食、枝叶作为蔬菜;随处可见的硕大菠萝、新鲜辣椒和椰子供人采摘;沼泽里还能捕鱼。
后来,越来越多白皮肤、黄皮肤的外国人来到森林里雇佣村民砍木头卖钱。村民们也因此才有了“木材”的概念,也因此逐渐发展出伐木的新工种。
这种工作虽然异常辛苦,但是收入也的确更高,所以当地人欢迎外国人的到来,也期待能有更多的工作机会。
所以,村民欢迎夏令营的车队,不光因为是他们从没见过的“外国人”,也因为他们期待这些外来的人能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刚下车的牧宇就遇到一个55岁大叔,也许是因为认出牧宇和晨曦的中国面孔,他兴高采烈地说:“我知道有很多中国人来我们这里采伐、采矿、甚至开采钻石,我欢迎你们来这里投资!我们村有四片未被开发的雨林,只要同时进行植树并给我们投资、帮助我们建立学校、资助我们的孩子上大学。我们就欢迎你们!我们村很多孩子都没有钱上大学。你们甚至还可以来我们的森林挖钻石。我们村庄现在已经有一些人来这里寻找钻石,只要给我们带些礼物,我们就会让他们进入森林中。”
原来是把牧宇当成有钱的老板了,牧宇心中一阵郁闷。
夏令营的露营地就在村子中间的空地上,村民还帮夏令营建了3个厕所。
牧宇和晨曦去上厕所的时候发现,所谓厕所,其实就是在地上挖了一个圆洞,然后用竹子和芭蕉叶制成的挡板围起来,最后在门的位置盖一个可以搬起来挪动的挡板,这大概是牧宇这辈子能遇到的最原生态的厕所版本了,晨曦更是不敢一个人上这种厕所的。
驻地不远是一所教会学校,既是教堂又是学校。说是教堂,其实也就是一间比较宽敞的三角顶茅草屋,房顶上挂着各式各样的彩带作为装饰。
这所学校一共有2个班,每个班大约20-30个人,开设法语、英语、数学、音乐等共7门课程。
简单安营扎寨后,众人开始准备生火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