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国情况,一致得出的最优方案。
现在这道题被摆上殿试,再联想到陛下并未驳回韩相公的军改上疏,说明陛下已有起兵戈的打算了,而且有些等不及了。
再妄加猜测,元嘉帝当了近三十年皇帝,细细回想,似乎并未有过辉煌篇章,甚至内政这块有点每况愈下的苗头了,那么他想剑走偏锋就不意外了。
要是解决北梁、南齐、安句,那他就是继前汉末乱世以来,首位在位期间完成大一统的帝王,甚至疆域还要超过前汉,那他在史书上的地位怎么都能比肩太祖皇帝。
但这事哪有这么简单,需要的是几代人的耕耘,若是急功近利,保不齐国势一落千丈,再无扭转余地。
范云舟的策略就需要大量时间,需要解决掉诸多国内问题后方可实施,这与元嘉帝的想法就有些相忤了。
此时范云舟就是纠结此处,他是否应该为迎合帝心,重新制定一套策论。
一番思前想后,范云舟握住了笔,捻动墨汁,开始挥笔疾书。
他不仅坚持此前的观点,甚至还在策问的最后阐述当今财政空虚,军力孱弱,大雍无法支撑全面战争,必须坚定不移地将当下各国相互制约的平衡局面至少维持十年。
考卷一气呵成,范云舟依旧保持了高水平的书法造诣,当将考卷弥封后,他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多年寒窗苦读终于画上句号,他相信这份策问在众考生之中绝对属于中上,至于能否跻身一甲三名,只能听天由命了。
殿试不允提前交卷,待到考试结束,会有官员统一收取,并在今日批卷完毕,将考生名次排出来。
在皇帝委派的阅卷官改卷的时候,考生们都规规矩矩地坐在原位置,等待阅卷完成。
就在范云舟觉得自己的脬都开始肿胀的时候,又有内侍从两侧走出,将一份份宣纸发了下来。
难不成还要考什么?
御座上午休回来的元嘉帝笑着为考生们解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朕再出一道丹青题考考诸位,此题权当消遣,不影响待会的金榜排序。”
众考生大部分都不擅长丹青绘画,顿时暗舒一口气。
“题目就叫深山藏古寺,诸位不用急着下笔,不妨好好想想。”
元嘉帝酷爱丹青且造诣极深,范云舟在荟陵的老家有一副竹林图,便是元嘉帝赏赐给范渠章的亲笔画。
在焦急等待殿试结果的时候,忽然出此一题让考生们静下来,只能说陛下还是会玩。
范云舟并不擅丹青一道,只能说是能画,但只能画一点点,细读几遍题目后,便开始画了起来。
不多时,内侍们将作好的画交了上去,元嘉帝坐在御座上,一幅幅赏阅起来,从他淡然表情上来看,显然这些画极少有入他眼的。
良久,元嘉帝看完了所有画作,“不错,还是有两幅画甚合朕心意。”
说着将这两幅画拿出来,并由内侍拿着在众考生们之间传阅。
众考生们的画大同小异,多是画一片深山老林,然后露出一角斑驳的飞檐翘角,又或者露出残破古钟。
待到众考生们看见内侍传阅的画后,纷纷暗叹,虽然画工一塌糊涂,但意境却是远超众人。
两幅画作都是崇山峻岭间一条小河从山脚下流过,通往山里的台阶上杂草丛生,一个和尚正挑着水桶行走在山路上。
山中既没露出飞檐,也没显露古钟,仅仅一个挑水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的‘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众人向落款看去。
范云舟。
陈之寿。
一个是江南道解元,一个是京畿道解元。
一个是诗词大家,春闱会元;一个是皇后侄子,世家大族的俊彦。
更重要的是,范云舟依稀记得十殿下说过,柳郡陈氏还在通过皇后,试图与韩相公联姻。
陈之寿看见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