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虽然这个机会苏陌言并不需要。
见到苏陌言一个人的时候就已经让人赞叹不已,待见到杨学斌、郝锦城和梁文博的时候便已经有些麻木,得知他们是同一个地方出来,甚至是同班学子之时,更是引人注目。
不少人开始打听他们师出何人,究竟是哪位大儒竟然教导了这样三个学子,无形中给他们的县学和夫子也扬了一次名。
其实在他们四人皆考中举人之后,县学和他们的夫子便已经被诸位考中所推崇,今次是替夫子把名扬到了京城。
许多学子进京之后便各种走动,运气好的被哪位收入门下,便能得到相应的方便,对以后前途大有帮助。
每年学子进京赶考其实对于京城的官员来说,也是挑选自己派系人才的时候,大家都睁大眼睛看着这些学子,以其为自己派系添砖加瓦。
所以诸位官员在对待考上之上便采取了许多优待措施,比如资助寒门学子等等,用以提高自己派系的声望,吸引更多人才为他们所用。
不过这也是分为两个阵营,一方代表寒门学子,一方代表勋贵世家,他们彼此之间融合不进去,只能自己一派的抱团取暖。
即使科举相对来说比较公正,也是为诸多寒门学子提供了改变门楣的机会,可真想要出人头地也太过困难,毕竟拥有的资源有限。
勋贵世家就算是没落了,其拥有的资源也不是寒门学子能够肖想的,从起点上他们便比旁人多了成功的机遇和途径,因此他们更加容易成功。
这些年皇上大力提拔寒门学子,使其与勋贵世家想成对立,最为典型的代表便是如今身居丞相之位的顾顾文卿,也使得朝堂更加安稳。
说起来苏陌言他们四人便都出身寒门,与有底蕴的百年世家不同,他们根基都太浅,所以四人便商量着给自己增加筹码,这种时候抱团取暖不失为可行之道。
更何况即使他们什么都不做,也已经被打上了顾丞相一脉的烙印,四人一商议,不若干脆拜在顾丞相门下。
说起来这个顾丞相的经历也挺励志的,顾丞相在还未成为丞相之前因为家境贫寒一度数米度日,顾文卿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一边抄书挣些润笔费,一边闭门苦读,最为艰难的时候曾经以卖字画为生。
就这样他都不曾放弃读书,然后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了殿试,最后被皇上点为那一届的探花郎,有人曾说顾丞相当年之所以被点为探花郎,皆因状元和榜眼年纪过大,且相貌丑陋,否则他便是状元郎。
顾文卿是当今刚登机不久考恩科那一届的考生,又被皇上亲自点为探花郎,这便彻底改变了他今后的人生。
顾丞相是个公正严明之人,皇上对其颇为倚重,而他从不曾恃宠而骄,更是在骤然富贵之后不忘初心,严格要求自己和身边人,不允许自家人有任何横行霸道知为,否则一律严惩不贷,十多年来兢兢业业,可谓是朝臣之典范也。
在百姓之中顾丞相也是有口皆碑,当然传的最多的还是顾丞相的外貌和家中地位。
能够被点为探花郎可见其相貌之不俗,有传言顾丞相有时候直言相谏惹怒了皇上,皇上看在他那张脸的份上一次次的纵容了他,当然这很可能是君臣情谊深厚的象征。
不过京城的百姓更为关注则是他的后院,
顾丞相与妻子相识于微末,当年他是一介穷小子,她是村里的村花,爹爹还是村子里的里正。
在媒婆都快把门槛踩破了她都没有一个松口的,一心要嫁给顾文卿,当时顾文卿还只是个童生,未来的出路还看不到尽头。
成亲之后她操持家务孝顺长辈,给他创造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读书环境,十六岁成亲,直到顾文卿二十六岁高中探花,十年间全是他的妻子在为这个家贡献自己,上有老人需要尽孝,下有儿女需要操心,就连岳家也对他颇多资助。
好在顾文卿并非那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