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之中,汤知县、师爷还有张里正三人坐在一起,他们表情严肃,显然是在商量着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汤知县看着两人说:“你们确定真的要这么干?”
“是,不杀了他,小的不甘心啊。”
师爷看着汤知县说:“大人,您就甘心看着那么多钱财就放在那里?”
汤知县叹了一口气说:“怎么可能甘心啊,只是这人不好对付啊。他能文能武,是个厉害的人物。”
“他以前一直和他的护院在一起,我们不好动手。这次他一个人离开,正是好下手的机会啊。只要他一死,张家几十万两钱财就全是大人您的了!”
三人坐在这里,想要对付的人当然就是朱祁钰。
眼看着朱祁钰越赚越多,还拿到了许多人的地契,他们三人都眼红了。
现在这次的机会难得,朱祁钰一个人去外地买粮了,他肯定要回来。
只要他一回来,在半道截杀了他,到时候张家的钱财不就都是他们的了嘛。
汤知县说:“现在最要紧的就是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走哪条道。”
师爷说:“这个好办,别人可能不知道,可是张府的管家肯定知道的。我找个机会和他喝酒,然后套出他的话来。”
“行,这事交给你了。可是这截杀的人呢?几个人可对付不了朱寿,最少要二十人以上,而且全部要是好手。”
里正说:“我去找人,我小舅子是安乡卫的小旗,找他借一些人不是问题。”
“好,这事你去办,只等朱寿回来时,我们就半路截杀他。”
“好。”
师爷去找了管家,当然,他不会一开始就请管家喝酒。
两人相来没有交情,这么贸然的喝酒只会引起人家的怀疑。
于是师爷找了一个借口,他找来了一个年轻人,谎称这是自己的侄子。
然后师爷找到了管家,说想把侄子安排进张家的工厂。
管家当然答应了,这种小事没理由不答应。
办好之后,师爷就有了理由请管家吃饭。
结果两人越聊越投机,差点就拜了把子。
借着酒意,师爷问道:“听说朱寿出去买粮了,他一个人去安不安全啊?”
管家不在意地说:“以寿哥的本事,他不可能出事。”
“可是他一个人走可以只带着银票,可是等买到粮食了,要怎么运过来啊?你不要准备马车去接应吗?”
“不用,寿哥说他会安排人送过来。”
“那你就等着就可以了?不去迎接一下吗?”
“不用,我只需要提前准备肉食和酒水,招待好运粮的人就可以了。”
“那就是他派人给你送信,你再安排就可以了呗?”
“是啊,有问题吗?”
“没有。”
师爷回来之后,汤知县就问道:“怎么样,问清楚时间和路线没有?”
“没有,不过我已经知道到时候会有人提前过来送信,我们只要看送信的人什么时候来,从哪个方向来就可以了。”
金水镇不大,要是有陌生人出现,马上就能知道,而他从哪个方向来,也是很容易就能打听到的。
汤知县点点头,派人在金水镇盯着。
十来天之后,一个外地人来到了金水镇,然后去了张府。
一个时辰后,管家就出来采买肉食和酒水了。
这下汤知县他们就知道朱寿要运着粮食回来了。
同时这人是从东边过来的,汤知县让张里正带着人去了东边的大路埋伏着。
他们等了半天,在天快黑时,一队马车过来了。
朱祁钰这次买了一百万石粮食,他准备在这里做粮食生意,好好杀杀那些米商的嚣张气焰。
居然敢给他涨价,他要让这些家伙几年之内赚不到一文钱。
就在他们快到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