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说:“男人去干最苦最累的活,女人负责做饭,老人则负责照顾孩子,每个人都要有事做,不能闲着。每个人干了活就有粮食可以拿,这样可以养活一家老小了。”
大家点点头,这样还好,这样大家都能活下去了。
这时刘承嗣问道:“大人,这以工代赈,做的是什么工啊?”
朱祁钰认真地说:“兴修水利!朝廷有意引外地的河水入林县,这要建一条水渠。水渠修成以后,可以永远的解决林县缺水的问题,以后你们不用再怕干旱了!”
大家听了,没有高兴的,而是都有些怀疑。
一个老头说:“大人,咱们林县多山,这旁边有河的地方都有山,怎么把他们的河引入我们县啊?”
“对啊,再说别的县的河水都不够用,他们怎么可能同意让我们分走水啊!”
在古代,水也是很重要的资源,因为水而让两个村子械斗的事,也是经常会发生的。
朱祁钰说:“我们是准备从浊漳河引水入林县,你们也知道,浊漳河的水源丰富,经常会有洪水发生,这么多的水就这么流进大海里,实在是太浪费了,不如引一些来林县,也解决了林县缺水的问题。”
“啊?可是两地隔着山啊,而且两地有两三千里啊!”
朱祁钰说:“朝廷也没想着一年就做好这个工程,这是百年工程,一年做不完,就分两年做,两年做不完就十年,十年做不完就一百年,总有一天要做完!
朝廷的计划是农忙时,百姓们去做农活。等农闲时,或者像现在这样出现旱灾了,就让大家去做这个工程。可以赚粮食,又可以推进工程,总有一天会完成这个大项目。
等到真的通水了,你们的后世子孙会感谢你们的!”
大家都不说话了,开始思考着这事的可行性。
大家一想到两三千里的路,还有许多是山路,想想就让人望而生畏。
刘承嗣也是不太相信这事能成。
可是朱祁钰的话也是有道理的,一年不成就两年,十年不成就一百年。
只要动手干下去了,慢慢的干,总有一天会做完的。
他问道:“这中间的花费可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朝廷会出这笔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