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是学员们午休的时候。
大家都是半大小子,精力充沛,没有一个睡觉的,而是聚在一起开始自我介绍了起来。
“我是永定侯长子郭涛!”
“我是彰武侯世子张畅。”
“我是阳亭侯刘苗。”
三个不同的称呼,代表了不同的身份。
第一个什么侯的长子,不用问,肯定是庶子,家里的侯爵和他无关。
按朝廷礼法,如果是嫡长子的话,那爵位肯定是嫡长子继承,哪怕当爹的不喜欢这个儿子,也没办法改变。
而世子一般就是嫡长子,只有嫡长子死了,才是后面的嫡子继承,只有没有嫡子,才会由庶子继承。
最后一个直接是侯爷,这代表他爹死了,不然同样的年纪,他不可能当上侯爷。
于是随着大家自我介绍完毕,天然的形成了两个集团。
一个是由侯爷、世子组成的,另一个则是由庶子组成的。
不是庶子不想和侯爷世子们玩,实在是他们不带庶子玩,认为这些人是没出息的。
现在唯一的班里一共三十七个人,分成了两批,一批八个人,是侯爷和世子,另一批则是二十九个人,全是庶子。
就在这时,有两个男孩走了进来,问道:“你们是武学一班的同学吗?”
“是啊,二位兄弟是从哪里来的?怎么迟到了?”
“我是张懋。”
“我是徐永宁。”
大家马上起身行礼,一人说:“原来是英国公、定国公到了啊,失礼,失礼!”
两人马上回礼,在场的人中爵位最高也不过是侯爵,现在两个公爵来了,当然要以他俩为首。
张懋今年十四岁,徐永宁今年十七岁。
张懋早在五年前就袭爵了,等于是他爹刚战死,他就马上袭爵。
可是徐永宁的爹是七年前去世的,他直到今年才成功的袭爵。
这里面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为徐永宁之前不在京城,而是在乡下。
而堂堂国公之子跑到乡下去了,当然不是他自愿的。
徐永宁是庶子,从出生就不被嫡母所待见。
只是他的嫡母一无所出,所以他是庶长子,可是按礼法,爵位也该是他继承。
可是嫡母却不想让他袭爵,而是想让自己的侄子袭爵。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哪怕这个侄子改姓,过继给了定国公徐显忠,这也是不行的。
哪有把爵位不给自己儿子,给自己老婆侄子的。
只是徐显忠生前,嫡母没有多做什么。
可是徐显忠一死,嫡母就搞出事情了。
她先把徐永宁赶去了乡下,然后想贿赂礼部的人,让她侄子袭爵。
这事当然没有成功,可是徐永宁一天不回京,这袭爵的事就一天定不下来。
徐永宁在乡下一呆就是七年,一直等到嫡母去世,他才回来奔丧。
然后三天之内,他就袭了定国公的爵。
这也是为什么他虽然是公爵,可是在场的人却没有人认识他的。
因为他要是在京城,逢年过节勋贵们互相串门,也应该认识了。
至于张懋为什么没人认识,也是因为庶子的身份。
他之前是两个叔叔想要抢了他的爵位,他被逼得深入简出,也没和别的勋贵多联系。
等他俩坐下,双方就开始拉拢他们。
其中一个世子说:“你别和他们坐一起,他们全是庶子!”
这话一出,对面的人脸色马上就变得难看起来。
对面的人不服气地说:“庶子怎么了,庶子吃你家大米了?”
“就是,我们又不丢人,我们也是凭本事吃饭。”
“呸,要是没有你们的爹,你们能进来吗?”
“你这话说的,你们能进来,不一样也是靠你们的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