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刘太医去领皇帝的功劳,而且还是不世之功,这给刘太医八个胆子,他也不敢干啊。
其他人也是纷纷摇头,认为高谷出了一个馊主意。
就在这时,朱祁钰问道:“高大人今年六十有五了吧?”
高谷愣了一下,然后说:“是,老臣今年正好六十五岁。”
朱祁钰点点头,没有说什么。
朱祁钰淡淡地说:“医部之事暂时搁置,刘太医,你暂时带着医学院的人在京城推广牛痘吧,所需费用,由户部出。金尚书,没问题吧?”
金濂刚想反对,因为户部的钱一直是缺的,可是一想到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于是咬着牙说:“没问题,不知要多少钱?”
刘太医想了一下说:“全京城有八九十万人,按八十万人算,每人的花费在二十文左右,也就是一千八百万文,也就是一万八千两,再打点富余,两万两吧。”
金濂松了一口气,这点钱真的不算什么,他点头说:“好,这钱户部出了。”
朱祁钰点头说:“好了,既然商量好了,大家就各自去做事吧。”
众人散了,大家各干各的事,只有高谷低着头在思考着皇帝的问题。
回到内阁,他问商辂:“弘载啊,你说陛下问我今年多大,这是何意啊?”
商辂尴尬地一笑说:“下官不知。”
其实他猜出来了,就是皇帝嫌高谷的脑子太轴,有些转不过弯来了。
今天医部的事,就是因为高谷的极力反对,所以才没有成立。
而皇帝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人,喜欢乾纲独断,他说什么,别人就要照做,很不喜欢别人反对他。
而高谷看不出来,那惹得皇帝不高兴也就是正常的了。
高谷叹了一口气说:“你说我是不是该求去了?”
“这个……下官不好说。”
“哎,人老了,就是该服老,要是再贪恋权位,迟早会惹得别人不开心。罢了,罢了!”
高谷回去了,第二天就上了一道奏折,乞骸骨,也就是告老还乡。
按惯例,朱祁钰当然不可能同意。
他驳回了这份奏折,然后高谷继续上,如此反复三次,朱祁钰最终才同意了高谷的请求。
朱祁钰封高谷为太师,然后同意了他告老还乡。
高谷可以说得了一个最好的结局,回去之后,他在家乡游山玩水,吟诗作画,小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舒服,一直到五年之后,才安然的去世。
高谷走了,朱祁钰就把商辂提升为首辅,内阁其他人也顺势往前了一位。
只是朱祁钰暂时没有再往内阁加人,四个人足够了。
另一边,刘太医推广牛痘却不是太过顺利。
他们在城里各个热闹的地方摆了一个摊子,可是看的人多,真愿意去做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然后一个学生急于立功,强拉路人去种牛痘,结果还被打了。
这事闹到了顺天府,包拯直接判了打人的人劳役一个月。
朱祁钰听说了这事,把包拯还有刘太医都叫了过来。
朱祁钰对包拯说:“把打人的人放了吧,只是街头打架而已,没必要判得这么重。”
包拯一脸严肃地说:“陛下,此是臣份内之事,还请陛下不要过份干预。”
“可是只是打人,就判劳役一个月,这的确太重了。朕觉得五天就够了!”
包拯沉默了一会,然后点头说:“臣的确判得有些重了,臣这就去改。”
“行,你去吧。”
朱祁钰等他走了,问刘太医:“你们的推广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没人愿意种牛痘?”
“臣也不知啊,要不请包大人出面,让人强制种痘?”
朱祁钰摇摇头说:“不行,这样做只会让百姓逆反,反而会搞出事来。”
“那利诱?比如种痘者可以送一斤米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