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藩王又被打发回了自己的封地,他们面临的还是猪一样的生活。
每天除了吃和睡,就是用来生孩子了。
而这些藩王一开始很不习惯,这些天他们在京城是野惯了的。
在京城他们可以听戏、听书、逛青楼。
而到了封地,却是什么也干不了。
其实听戏、听书也可以,可是要去外面请,麻烦不说,如果次数多了,还容易被当地官府给误会图谋不轨。
当地官府可不会惯着王爷们,他们是要盯着王爷的,要是能拿到王爷的把柄,告倒一两个,他们还能升官发财。
所以王爷们过得其实很憋屈,什么也不能干。
有些人也看开了,于是彻底的放飞自我了,天天喝得大醉。
有些人则有些不服气,心里开始琢磨起之前皇帝说的事了。
这其中以唐王朱琼炟最迫切,他本来就不是一个安份的人,以前就干出过一些出格的事情。
比如在宣德年的时候,朱琼炟上书宣德皇帝,请求让他的护卫去修建家庙。
这事本来没什么不对的,皇帝也答应下来了。
可是好死不死的,偏偏在修家庙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一个洪武年的武器库,发现了几万件守城装备。
于是附近的卫所指挥马上告了他一状,说他阴谋打造武器,图谋不轨。
好在当时朝廷派了于谦过去调查了一下,发现这只是一个误会,纯粹是碰巧了,这才放了朱琼炟一马。
第二件事就是发生在去年,朱琼炟的封地附近发生了一起平民和士兵互殴的事件,当时平民把当兵的给打死了。
然后这平民居然跑到了唐王府,向朱琼炟请求免死。
朱琼炟一时脑袋发热,居然自己写奏折给朱祁钰,请求免了这百姓的死罪。
当时朱祁钰就写信骂了他一通,这事是他一个王爷该干的事?
从这两件事,就可以知道唐王不是一个安份的人。
再加上他才26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他想要拼一把,不想一直呆在王府被当猪养。
朱琼炟在王府犹豫了十来天,终于是写了一份奏折给皇帝,表示自己想去南洋闯一下。
奏折送到了京城,朱祁钰也看到了。
他哈哈一笑,终于是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
他对成敬说:“拟旨,宣唐王进京!”
“啊?唐王不才刚回封地嘛,怎么又叫他来?”
“他上奏折,说想去南洋,朕不能让他失望。”
“这个唐王胆子还真大啊,他就不怕陛下是借此试探?”
朱祁钰不满的瞪了他一眼说:“你觉得朕有这么无聊?快点拟旨吧。”
朱琼炟这边也是十分的不安,他也不知道自己这奏折上得是不是对的。
就在他犹豫,彷徨的时候,圣旨到了,让他进京。
朱琼炟松了一口气,是太监来宣旨,不是锦衣卫来抓他,就代表皇帝是认真的,不是在耍他。
于是朱琼炟跟着太监回了京。
在朱祁钰的有意安排下,朱琼炟进京的消息被传达给了各地的藩王。
“这小子居然是第一次上,也不知道会是什么下场。”
“最起码并不会是坏下场,皇帝没有抓他,而是请他进京商量。”
“父王,要不我们也试试?”
“不急,再等等,看看唐王在南洋干得怎么样,能成那我们就跟进,要是不成,那我们还是老实的当猪吧。”
朱琼炟又来到了京城,这次他被单独的叫进了皇宫。
朱祁钰对唐王系有印像,不光是朱琼炟有些不安份,还因为唐王系出过皇帝。
当然那是南明时期了,唐王朱聿键在弘光帝被杀之后,短暂的登基为帝,是为隆武帝。
可惜当时清军进获猛烈,第二年他就被俘,最后绝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