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小程,要不要开一家餐馆?”萧政委也打趣道,“到时想吃了大家就去你家馆子,保准你家生意爆满,哈哈哈。”
“我准备做豆制品,不打算开餐馆。”
“豆制品?豆腐吗?”从不沾家务的钟司令只想到豆腐。
“是,也不是。”
“是,也不是,是什么意思?”
“豆制品不止豆腐,还有豆皮,就是这酸菜鱼里的这个。”程吟雪夹起一块豆皮道,“还有腐竹、豆干、千张、素鸡、豆腐脑、甚至还有豆腐乳、臭豆腐这些。”
“那么多?”
“嗯,豆腐卖不完坏了就做成豆腐乳、臭豆腐卖,反正豆制品怎么做都能卖出去,不用担心亏本。”
前世改革开放后,程吟雪的表哥表嫂就靠着叶家的这门手艺在城里站稳了脚跟,做的豆制品品种多,味道好,其他摊贩竞争不过,后来干脆从他们这里进货。
表哥表嫂慢慢的也不出摊了,就在家里做各种豆制品批发,摊贩们大清早来取货,名声越来越大,周边一带都从叶家豆制品拿货。
几年后夫妻俩挣起一栋七层高楼,自己一家住最上面两层,其余的做旅馆,底楼旁是三四百平米的作坊,十几个工人每天忙着做各种豆制品。
靠着豆制品夫妻俩供出两个大学生,后面还出国留学。
是当地最早富裕起来的一批人,也是当地流传了很多年的传说。
“嘿,还真是,那你卖到哪里去?”
“咱们大院里差不多就能卖完了,以后还可以卖给附近的村民,再后面卖到市里、省城。”
“你一个人忙得过来?”
“慢慢来,以后真要是做大了,就请人呀,咱们大院里闲着的军嫂多的是。”
说到这里,钟司令和萧政委对视一眼。
“小程,你打算招几个人?”
“目前不确定,等做了看市场情况,要是好卖,就可以多招几个人,不好卖,可能就我自己一个人做。”
“小程,你看能不能这样,要是能行,能不能成立一个豆腐坊?把规模做大一些,多招几个军嫂?”
大院的军嫂那么多,但是这里离市区远、县城远,军嫂的就业问题不好解决。
大院内部消化也没消化几个,‘八一’小学的老师需要的是有文化的军嫂,军人服务社里的至少得会算数的,不然咋找补?总之有点儿文化的好歹都能安置一份工作。
可是绝大多数军嫂来自农村,没多少文化,咋解决?
光靠军人的那份工资养家糊口、养老婆孩子显然不够,很多军人跟周致远一样还要赡养老家的父母。
而且人闲久了就爱生事儿,这不三天两头就有夫妻扯皮。
两位首长正头疼怎么解决这事,带兵打仗他们是行家,可是搞经济建设,解决家长里短真的很为难他们。
难怪周致远说想好了他去找领导说,原来都在这里等着她。
“招多了人会不会被当成投机倒把分子?需不需要相关手续?毕竟这是食品。”
一个人赶集卖一点儿没啥影响,成立作坊有了规模,很容易被抓典型。
多做少做程吟雪无所谓,只是这个时间点很敏感,动荡、疯狂,程吟雪怕到时给钟司令、萧政委带来麻烦。
而且几年后钟司令和乔主任有一个生死劫。
“不会,就纳入我们的后勤管理,算是安置军嫂就业的小集体企业。”萧政委一言定调。
“这样吧,两位首长,等过两天磨子打好了,我先做一批豆制品给大家尝尝,试卖一下再讨论后续,可以吗?我不确定到底能做多大。”
“行行行,好说好说!”两位首长心情大好,举杯相庆一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