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你我的脚程不为不快,这位道爷在不多时间往返二百余里,如同儿戏一般,他的武功高出我们何止十倍。幸喜巴山下不曾怠慢了他。”
钱母忙问究竟。李铮便从巴山遇见那道人,直说到酒店还帐止。又把带秋雁同走的来意说明。劝钱母只管把银子收用,决无差错。
钱母道:“寒舍虽只秋雁这一点骨血,但是不遇先生,我母子早已冻饿而死。况且他虽然有点小聪明,不遇名师也是枉然,先生文武全才,肯带他出去历练,再好不过。”李铮谢了钱母。到了晚间,李铮又去见吕敏,嘱咐许多言语。
第二天起身往成都,特地先往酒店中去寻那醉道人,准备结交一个风尘奇士,谁想道人、葫芦俱都不在。便寻着了昨天的酒保,问他下落。
那酒保回言:“昨天那道人回来,好像有什么急事一般,进门拿了他那宝贝的葫芦便走。我们便对他说客官会他酒帐的事,他说早已知道,你对他说,我们成都见吧。说完就走,等我赶了出去,已经不见踪影了。”
李铮情知醉道人已走,无法寻访,好生不乐。没奈何,只得同了秋雁上路,直往成都。
行了数日,忽然走到一个地方,名叫三岔口。往西南走去,便是上成都的大道。
正西一条小道,也通成都,比大道要近二百多里,只是要经过许多山岭,行脚不便。
李铮因闻听过这些山岭中有许多奇景,一来急于要到成都,二则贪图山景,便同秋雁往小道走去。
行了半日,已是走入山径。这山名叫天林山,古树参天,怪石嵯峨,颇多奇景。师徒二人走得有点口渴,想寻一点泉水喝。恰好路旁有一道小溪,泉水清洁,游鱼可数。便同秋雁下去,取出带来的木瓢,吸了一些溪泉,随意饮用。
此时日已衔山,师徒二人怕错过了宿头,连忙脚步加紧,往前途走去。
正走之间,忽听一声鹤唳。李铮道:“日前在巴山下时,连听两次鹤唳,今天是第三次了。”
说罢抬头望天,只见天晴无云,一些踪影全无。
秋雁忽然叫道:“师父,在这里了。”
李铮连忙看时,只见道旁一块大山石上,站着极大的仙鹤,头顶鲜红,浑身雪白,更无一根杂毛,金睛铁喙,两爪如铜钩一般,足有八九尺高下,正在那里剔毛梳羽。
李铮道:“像这样大的仙鹤,真也少见。”
正说之间,忽见山石旁边蹿起一条青蛇,有七八尺长。那鹤见了这蛇,急忙用口来啄。叵耐那蛇跑得飞快,仙鹤嘴到时,已自钻入石洞之中,踪迹不见。铁喙到处,把那山石啄得碎石溅起,火星乱飞。那鹤忽然性起,脚嘴同施,连抓带啄,把方圆六七尺一块山石啄得粉碎。那蛇见藏身不住,正待向外逃窜,刚伸出头时,便被那鹤一嘴擒住。那蛇把身子一卷,七八尺长的蛇身,将鹤的双脚紧紧缠住不放。那鹤便不慌不忙,一嘴先将蛇头啄断,再用长嘴从两脚中轻轻一理,便将蛇身分作七八十段。哪消几啄,便已吃在肚内。抖抖身上羽毛,一声长叫,望空而去,一晃眼间,便已飞入云中。
这时已是暮色苍茫,瞑烟四合。李铮忙催秋雁赶路。走出三里多路,天色向晚。恰好道旁有一所人家,便上前叩门投宿。
叩了半日,才听里面有人答话,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李铮说明来意。那人道:“我现在已是命在旦夕,此地万分危险。客官如要投宿,往西南去五里多路,那里有一座茅庵,住着一位赤绡大师,你可去求她借宿一宵。她若依从,还能免掉危险。”
说罢,便不闻声息。再打门时,也不见答应。
李铮生性好奇,便叫秋雁等在外面,道:“我不出来,不可轻易走动。”
便纵身越墙而过。这时明月升起,照得院中清澈如画。李铮留神仔细一看,只见院中藤床上卧倒一人,见李铮进来,便道:“你这人如何不听话?你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