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忙碌,军队调动,工匠赶工,百姓亦在为大楚的未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玄道开始设法推行他的改革。 他选派了一批官员,负责规划和开发一些新的农田,以确保大楚在可能的战争中有足够的粮食供应。 他还设立了一个新的工部,专门负责研究和制造各种武器和防御设施,以提升大楚的军事实力。 他还推行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设立县学。 他认为,只有教育,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的根基。 只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才能真正提升国家的整体素质。 所以,他规定每个县都必须设立一个县学,供所有儿童接受教育。并且,县学的费用,将由朝廷负担。 当这个政策发布的时候,全国上下一片欢腾。 许多家长们都激动地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报名,县学也很快热闹起来。 虽然一开始,许多人都不习惯这种新的教育方式,但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大家很快就适应了。 在这个过程中,李玄道也遭遇了一些困难。 比如,有的地方的官员不愿意推行县学,认为这是浪费钱财;有的家长认为读书无用,不愿意让孩子去县学。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个政策,县学也越来越受到欢迎。 晚风习习,月光如水。 在皇宫的后花园中,李玄道与赵汐月肩并肩漫步。 两人的身影在月光下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仿佛镶在这座繁华皇宫的壁上。 "陛下,您看那一片桂花,花开得正旺,月光之下更显得清雅,"赵汐月柔声道,她指着前方一片桂花林,月光洒在花瓣上,透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美。 李玄道看着赵汐月,他目光中满含疼爱,"汐月,你就如这桂花,清雅秀丽。" 赵汐月微微红了脸,她扶了扶自己的发髻,轻轻说道,"陛下,你这是在夸我吗?" "不,"李玄道扭过头,看着前方的月光,"朕是在实话实说。" 两人的对话如此恬静,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他们忘记了皇宫的繁忙,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只有彼此。 赵汐月轻靠在李玄道的肩膀上,两人静静地看着前方的月色。 正值深夜,静谧的宫廷中,一阵低沉的鼓声响起。 不急不缓,却充满了力度。那是警鼓,守夜的宫廷侍卫在报告时辰。 李玄道抬起头,望向天空,那轮皎洁的月光正恰好在正中央。 他望着赵汐月,轻声道:“看来,该回去休息了。” 赵汐月依依不舍地靠在他的肩膀上,她的脸庞在月光下呈现出一种温柔的光泽。 宫殿的灯火渐渐熄灭,只剩下皇宫中心的寝宫仍然灯火通明。 两人回到寝宫,李玄道坐在书桌前,翻开了一本书。 赵汐月站在他身后,轻轻的拂去他肩头的尘埃,然后在他耳边低声道:“陛下,也该休息了。” 李玄道点点头,他合上书,站起身来,他拉过赵汐月的手,带她走向室内的床榻。 他们躺下,紧紧相依,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 第二天清晨,李玄道早早醒来,赵汐月依然在他的怀抱中沉睡。他轻轻地抚摸着她的秀发,心中充满了柔情。 赵汐月慢慢醒来,她看到李玄道的目光中闪烁着一种坚定的光芒,她淡淡地笑了笑,轻轻地说:“今天,是不是又有什么大事要处理了?” 李玄道点点头,他说:“是的,今天要去巡查江南地区。这是首次下江南,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赵汐月微微挺身,虽然担心,但她知道这是李玄道的职责,她坚定地说:“陛下一定要小心。” 李玄道看着赵汐月,心中满是温情。 他伸出手,将赵汐月搂进怀中,深情地道:“等朕回来。” 巡查江南的行程长达十天。 李玄道在巡查江南的路上,骑着他那匹信任的白马。 他身穿着朴素的行装,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旅人,而不是一国之君。 他的心境仿佛和他的装束一样,平静而深沉。 他的随从中有一位是他的老朋友,也是他的谋士,名叫赵启。 他是一个沉默寡言,却又聪明绝顶的人,他的谏言往往都能指点江山。 “陛下,前方就是江南最大的一座城市,苏州。”赵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