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武侠修真>汉起> 第三十六章 廿万子弟盼公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六章 廿万子弟盼公归(1 / 2)

卢植:“非我不愿衣锦还乡,只是雒阳柴米油盐酱醋皆贵,人力亦贵,居之不易。”

刘子玉:“兄好歹是大汉博士,再怎么不易,也不用自己亲自驾车吧!自己驾车,回乡与商队同行,幽州子弟还以为皇帝薄待了兄长。”

卢植:“贤弟慎言!为兄俸禄不少,只不过省下的钱都用来购买书籍了。”

刘子玉:“多少年了,兄长始终如一,弟真是发自内心地佩服。”

卢植:“就这么爱好,如之奈何!”

刘子玉:“雒阳米贵,涿郡却不贵。我有一途,可使君不缺买书之钱。”

“什么途径?”

“说出来,你可不能怪我。”

“既然是为我打算,当然不可能怪你。”

“那好,你发誓不怪我,并且不能透露半分。出了门,我就不认啦!”

“好!子修,你去看看二弟经文背的如何啦。”

“好的阿父。”卢植身旁的稚嫩少年,乃是长子卢养,字子修,其二弟卢正年龄幼小,尚未有字。二人的名字取自于《易经?蒙卦?彖辞》“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指从给幼童启蒙开始,就要培养端正的心性,这是最圣贤的功德。

“我卢植发誓,出你之口,入我之耳,绝不透露半分,也绝不怪你!”

刘子玉:“幽州十郡一属国,九十县,人口二三百万。自光武以来,走出的将军、都尉不可计数,然而博士有多少?”

卢植:“怕是不到十人!”

“说得对,十人不到。除了子干兄,目前可还有那位幽州官员,当过博士?”

“好像真没有。”

“哈哈,幽州十一郡国,九十县,二百三十万百姓,二十万子弟,翘首盼公归。

公对自己的孩子,‘蒙以养正,果行育(毓)德’,对其他孩子,如此薄啊!”

卢植被刘子玉说的愣住了:“那么应该如何?”

刘子玉:“子干兄以前没有官职时,在家乡讲学授徒,当时名声不显,学生如同我现在一样,不多。如今声名显赫,若不讲学收徒弟,那些子弟和其父兄,不会怪他们自己有眼不识珠宝玉器之美,反而会认为你架子大了,眼睛看到天上去了,心里不知道怎么看你呢!”

“贤弟是让我公开讲学,多收徒弟?”

“为什么不呢。马公徒弟常上千人,所以关西人没人敢害他。”

“可徒弟多了,良莠不齐啊!”

“郑君初从学于马公,以马公为师傅,马公却并不以为弟子。”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乃是卢植的师兄弟。

“郑君在很多方面的学问都比我强,因为名声不显、又不爱展示学问,学了几年才被马公收入门墙。子玉的意思,莫非是记名弟子与入室弟子之分?”

“对!但是还可以更复杂一些。你开门讲学,首先是隔段时间,上两堂大课,谁都可以来听,可以讲一些《礼记》概述之类,比较宏观、比较浅的学问。

之后愿意继续求学的,就得提交名帖、求学的束脩。但递交了名帖,并非一定要收,至少还得经过对学问、人品、行为的测试或考察。测试、考察可以由你自己进行,日后弟子多了,也可由先入门的年长弟子来考察测试。

未通过,则不记名,可由弟子来教授,或下次再考。

通过考察测试,便为记名弟子,应向师傅提交拜师帖,当然也应缴纳一定的束脩。记名弟子可以传授一部分学问,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课后向你提问。过来拜访,可以到院子或厅堂。

记名弟子中学问精深或品德出色或特别亲近的,可以为入室弟子。孔子云‘由(子路)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升堂’‘入室’的差别,是记名弟子与入室弟子的差别。师傅教授弟子精深的学问,弟子对师傅孝顺如父母。师傅有事,弟子服其劳。

入室弟子中最为出色的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