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说: “此去未能凿通西域,乃臣之憾,臣听闻如今陛下麾下多得两猛将,想必踏平西域之日亦不远矣,臣愿为陛下再出使西域。” 大司农劝道: “你在西域也吃了许多苦,不若修养一段时间,养好身子再去不迟。”张骞意志坚定,婉拒了大司农的提议。 刘彻道: “你可带些大汉物产,与西域交换。” 张骞被稻猫蹭了一身稻子,他低头沉默:"……"这是怎么也逃不掉吗。 但想点好的,只要他快速去往一个西域国度,留下部分稻猫,队里的猫叫就能少一部分,快速与十个国度交流,送完所有稻猫,队伍里就能完全远离猫叫。 只要速度快,猫就追不上他。 就算身后所过之处已经遍地稻猫猫稻,他就不信,这辈子他还能走完世界,在满世界都种下猫稻的种子不成? 刘彻补充道: "此去事多,你可以选人与你同去。" 这次去西域,可不像上次,上次只是简单的沟通,更多的是去打个招呼,观察西域诸国的情况与想法,确认它们是否可以交流合作。 而这次过去,就是在上次探查的基础上,深度合作。这也就表示,这次的出使会涉及到更多的物品交换,技术上的正式交流,也会有更多专业人才进入队伍。 参与的人会翻上几番,张骞一个人带队已经不够了。 并不是不信任他的能力,而是术业有专攻,队伍里多一些不同专长的人,不仅可以减轻张骞的压力,还可以给出使带来很多便利。 张骞想了一圈,他看到角落里,一看就很不能正面面对稻猫的官员,心里有些惺惺相惜同病相怜的感觉。 真惨啊,他还能时不时跑出去,到西域洗洗眼睛,这人却只能留在这里,怎么害怕也逃不掉。张骞带着怜惜与同情,说: "陛下,此人可吗?" 角落里,试 图把猫稻嫁接在瓜藤上的主父偃:“?”大为震撼的大司农: "?" 刘彻:“可。” 张骞善良一笑: "多谢陛下。" 作者有话要说: 后来的匈奴人:悔不当初啊悔之晚矣!这家伙怎么窜这么快的啊! 太官园:“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口殖火,待温气乃生。”——《汉书·召信臣传》古代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