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乎其技! 未央宫中,众人不免再次心神激动。 大司农肯定道: "如此鬼界所诞之物,定不寻常,大汉饥荒解决之法,就在此物也。"生产过的稻猫已经被侍者仔细地包起来,放在小摇篮里。 它身边,有二十一只小小的未睁眼的稻猫,身上软软的稻苗已经伸展,散发着嫩绿的光泽,可爱极了。 另外的三十多猫稻则放在了另一个摇篮里,这些猫稻更像稻子,只是身上满是猫毛,风吹过,柔顺的猫毛微微荡漾,散发着温暖的香气。 大司农轻拿起一个圆鼓鼓的稻子粒,手轻轻摸过它的金色绒毛:“倘若此物产量不低于亩产三百石,便可与粟交替繁殖,若此物抗寒或抗旱,更可推广种植。" 作物种类越多,农人种植的选择越多,可以抵抗的天灾越多。 譬如旱灾时,抗旱作物可活,若所有田地种植的作物中,有一半抗旱,那么就有一半作物可以正常收获。 虽说实际情况不会如这样一样理想,但作物种类多些,大体还是好许多的。 这是猫稻最显而易见的好处。 大汉这些年天灾不断,十年前“大饥,人相食”的惨状,深深烙印在所有人的心间,让他们无法放过任何能让他们吃饱的可能性。 除了猫稻,稻猫的好处也很明显,农人养猫捕鼠,稻猫背上部分早脱落的稻子,可以为农人额外提供一份粮食。 不过具体还要试过再说。 刘彻命人种下猫稻,仔细喂养稻猫。 董仲舒忽然感慨: "大汉如今大不相同了。"众人纷纷点头。 董仲舒抚摸胡子: “与先人手臂同吃同睡,时时敬奉,不在意是否是自家先祖,可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喂养年幼稻猫,又喂养年幼‘认亲车’,真可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陛下文教之功可见一斑也。" 反正就是要定死了,这都是尊老爱幼的行为 ,是大汉百姓品德高尚的体现。主父偃: "古时尧舜之世大抵如此。"这话一出,连董仲舒都不忍直视起来。 这些东西已经来了,又是先人赠予,正所谓长者赐不可辞,大汉是能用就用。可尧舜,罪不至此啊。 作者有话要说: 尧舜:你们再往前找找,燧人氏之前的时代,应该能找到和你们现在类似的盛世。 刘彻:我需要一个词形容主父偃。 小江:一粉顶十黑? 稻猫:身上长稻子的狸猫猫稻:表面有猫毛的稻子 最后一个字是什么,就是什么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