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岁确实是一个让人迷茫的年纪, 随着学历逐年内卷,据科学调查统计,硕士学历成为近几年来各行各业招人的起步标准, 而25、26岁正是硕士毕业的年纪。
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尚不能完成身份上的认知改变, 试图以一腔热血去改变世界规则, 做出一番成绩。
然后在痛苦、迷茫和失败之中, 在煎熬的情绪里,挣扎着接受自己的平庸和无能为力。
时代的每一粒沙尘落在个人身上,都是一场巨大的风暴;即使他们是天之骄子, 也不足以撼动社会长久的秩序。
这就是姜茶当下的状态, 也是顾方池曾经的状态。
不同的是顾方池选择了离开,而姜茶选择了留下。
相同的是他们都从未放下内心的坚守。
在顾方池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安慰下,姜茶物理层面上地暂时想开了, 毕竟人一旦消耗尽大量精力,会一定程度地减少乱七八糟的念头。
但人生遇到的大部分烦恼, 不会靠别人的三言两语解决。
举最直观的例子来说, 姜茶正在养的肿瘤细胞不会因为顾方池的安慰就乖乖生长。
姜茶崩溃地发了一条朋友圈:[(微笑)请问您是因为我今天早上左脚踏进实验室而不满吗?(图片.jpg.)]
然后收获了一大片的感同身受。
很快有人来私聊姜茶:[小师妹, 最近在搞什么研究呀?]
是一位同门师姐, 这位师姐比她大几岁, 在姜茶进实验室的那一年正好毕业, 按理说两个人是没什么交情的;不过姜茶之前为了培养一种特殊的细胞来进行课题研究, 寻求过这位师姐的帮助。
所以师姐问的时候, 姜茶就如实说了。
师姐很诧异:[你还没放弃啊?]
师姐好心给她指点了一个方向:[我听说帝都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也在推进相关的课题, 或许你可以发邮件问问。]
师姐顺便安利了一下自己所在的机构:[如果师妹有论文润色或者绘图的需要, 可以找我们哦~给你打88折~]
姜茶这才知道师姐已经离开了临床工作。
姜茶心情复杂地扫了一下师姐给的二维码,顿悟一件事情:这年头跟医学相关的任何事情,都比医学本身赚钱多了。
师姐又和姜茶多聊了几句:[……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 离开临床以后,我的精神内耗好多了,再让我回去,我是不愿意了。]
师姐推给她的是一个叫做“RNA密码”的公众号,姜茶似乎有些印象。
听说机构原身是校内一个师妹办的,那师妹是个奇人,从大一开始接实验室科研绘图的单子。
科研界有句话:插图画得好,高分少不了。
(咳咳,当然内容也很重要。)
总之,在大家还是新手村小白的时候,这位师妹就靠着接科研绘图单实现了财富自由,并积累了一定的科研素养。
而且那位师妹不知是单纯上学上的早,还是跳级的缘故,进入大学时才16岁。
猛就一个字。
再后来就搞了机构和公众号,发展到一定规模,不过听说那时师妹的团队中有人反水,把师妹赶出了核心团队。
而公众号和机构也改了名字,似乎印证外界的传闻。
如果姜茶没记错的话,那位师妹的名字叫师百衣。
师百衣,一个超出世俗理解的天才,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发表在Sature Geics、Sce Translational Medie、Cell Research、Gastroenterology、GUT、PNAS和cer Research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授权发明专利4项;参与翻译肿瘤学领域知名著作《癌症医学》(第二版)和《临床肿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