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二年九月二十一,襄阳城只坚守了三天,城内便起了混乱,襄阳守将秦叔宝无奈只得开城投降。
其实襄阳城池坚固,城内粮草物资充足,兵卒也不少,如果众志成城, 便是守山一年半载也只是寻常。
只可惜唐介唐大人跑的实在太快,太突然,秦叔宝虽然是城内的武官之首,但是没有唐介的兵符,便没法调动城内的所有兵马。
秦叔宝倒是想来个先斩后奏,但大周以文御武已然是几千年的传统了, 别说城内刺史等高官,便是个七八品的小官, 也看不起他这位正四品的云麾将军。
秦叔宝出城投降,一来也是因为迟早守不住,二来恐怕也有被这些蠢货所激。
如今关中读书之人甚多,只会嫌弃地盘太少,官位不够,倒也不用担心新得的地方没人治理。
李靖手脚也是甚快,入城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封锁荆州的户籍账册,派遣手下随行的官员迅速接手襄阳政务。
那些城破之后,袖手旁观的官老爷们,还准备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看看关中没人的窘迫笑话,结果没得几日整个襄阳便恢复了生机,开始继续运转。
这让这些官老爷们既惊慌又后悔,众人掌惯了权柄,自然不甘心从此便只能做个平头百姓,便联合起来, 推举众人之中威望最高的前户部尚书,曾询为代表前来求见李靖。
李靖自然知道众人所求, 客气的招待了曾询一番,各种好话不要钱似的涌出,将这位老大人捧的高兴至极,连此行所为何来都快忘记了。
还好老大人也算历经宦海,还能保持些清醒,最终还是强行将所来说了出来。
李靖先是一口答应,然后有些为难的说道:
“老大人是晚辈所敬佩之人,按理来说老大人发话,身为晚辈,在下怎么也要遵从才是,只是老大人也当知道,如今二帝被俘,天下暂时无主,我家国公拼尽全力也没能救回二帝,而金国虎视眈眈,天下不能无主,我家国公有心为天下做事,不知老大人如何看待?”
曾询本来听得李靖吹捧, 还悠然自得的抚着花白的胡须,待听得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位新任的唐国公竟然想要建国称帝, 惊的将本就不多的胡须扯下了好几根。
曾询被李靖这一问,哪里还有心思继续为在襄阳的众人说话,支支吾吾的半天也说不出话来。
李靖也不以为意,笑道:
“老大人不必急着答复晚辈,回去与襄阳众位俊杰商议商议,考虑好了再说便可。”
曾询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内衬已经被冷汗映透了,连忙说道:
“李大帅说的极是,老夫一定转达。”
李靖笑了笑道:
“如此便好,不过晚辈公务缠身,再有两日便要启程回关中了,老大人等需要快些才好。”
曾询如今哪里还敢说其他,只是一个劲的点头,说“好...好”
李靖满意点头,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曾询看着李靖的动作,连忙起身告辞,李靖客气的挽留了一句,曾询连忙说自家还有要事,不便久留,李靖便也点头同意,亲自将曾询送出了府衙。
曾询离开府衙之后,便好似身后有猛虎在追赶,一点也不像个接近七十的老人,脚步飞快的消失在了李靖的视线之中。
曾询回府之后,立刻便将众人召集起来,将李靖的话转达给了众人,众人皆是沉默,谁也没有说话。
到了第二日,便有大周原本的官员开始离开襄阳往江南而去,李靖也没有阻挡,只是冷眼旁观。
有人走自然有人留下,不管这些人是因为投机还是因为已经对大周失望,李靖都照单全收,将这些人一起带往关中。
如今关中立国已经是箭在弦上,谁也不能阻挡了,便是星辰派也只能看着李靖大军横行,丝毫不敢表示出任何不满。
十月一日,李靖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