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春风, 吹到脸上除了带着春日的寒意,还夹杂着海边特有的咸湿。
赵金铃垫着脚尖,手搭在额头上, 不断朝远处张望, 焦急地道:“怎地还没到?”
赵神佑安慰她:“很快就能到了,你别急呀。”
清空倒没催,转动着灵活的眼珠,不时打量着周围的景象,惊叹道:“不过几年没来,直沽港口都快认不出来了,多了好些屋舍, 真是热闹得很!”
岳飞奉命到直沽成立水师,与赵寰一起来到了直沽。以前他曾去过明州等地的港口, 尚是第一次来到直沽的港口,止不住震惊不已。
港口除了市舶司的关衙,商铺, 酒楼, 客栈鳞次栉比。各州府的商会会馆, 全在此地聚集。
除此之外,在码头边还建有一眼望不到尽头的仓库。
整个直沽港口的规模, 比起明州府的港口,至少要大三四倍左右,尤其是此处能停泊巨舟。
看来,赵寰当年在选择建造港口时, 就已经做好了长远的打算。
岳飞望着海上的波涛,不禁想到了朝堂的风波。
赵寰登基为帝之后,还是经常离开燕京到处巡视。
不过她毕竟身为帝王, 再轻车简从,在布防上就是一大笔支出。除非有必要,她一般都留在燕京,连直沽都少来。
这次赵寰亲临直沽,则是为了等待“木兰舟”归航。
“木兰舟”比“南海”号还要大,足足能容纳上千人。就如一个镇子般,酒楼食铺等应有尽有。
从当时的建造到下水,时至今日,“木兰舟”一直伴随着无数的争议。
首先是造船花费巨大,海贸对于大宋来说,最远到大食波斯这几条航线已经足够。
毕竟沿途的番邦国穷,远远比不上大宋,来往贸易的货物就只有那几样。
大理国已经灭亡,归了大宋,如今叫云南路。从云南路出发,可以到达南边的番邦国。
这条贸易路线于商户来说,投入少,风险小,走茶马古道的贸易,比起海贸还要热闹。
再者还有一点,朝臣们担心,如此巨舟,连找到能停泊的港口都难。
试水之后,“木兰舟”出海。此次开辟了新的航线,去往了番邦的更远处,离出发已经足足三年有余。
海上风浪滔天,天气不比陆上,变幻不定。在所有人都以为“木兰舟”遇险,再也回不来的时候,去年冬日总算有了消息。
赵寰力排众议,坚持打造了“木兰舟”,她因此承受了无法形容的压力。
没多时,海平面上纷飞的风帆,出现在了众人的眼里。
“到了到了!”
“哇,好大的船!比一座堡垒还要大!”
伴随着惊呼与欢呼声,“木兰舟”越来越清晰,朝港口边驶来。
岸上,爆竹锣鼓齐鸣,热闹盈天。
这几年的等待,赵寰看上去波澜不惊,其实从没一天不为之牵挂。
“木兰舟”花了数不清的钱,这些还不算。船上的船员,商人,后面牵扯到的无数家庭,这些对于她来说才最重要。
但她必须冒这个险。
因为根据记载,大宋海船曾到过的木兰皮,古临国,大秦国,王舍城,天竺国等地。当地的物产红玛瑙,生金,珊瑚珍珠,对应的应当是中美洲,墨西哥,罗马帝国等地方。
天下太平之后,人口跟着增加。粮食短缺,仍然是横在大宋面前的最大难题。
赵寰并非要做海上霸主,也不在乎珍珠玛瑙各种奇珍,她要的是玉米,红薯,以及土豆。
这些农作物,如今都还在原产地美洲地区。
来自遥远他乡,从未出现过的农作物,赵寰对朝臣的质疑,也没办法清楚解释。
海风吹起赵寰的发丝,她抬手拂去,顺便拂拭了朦胧的双眼。
岳飞肃立一旁,视线从赵寰身上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