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平王并没有立刻处死太子建,依然保持着他太子的身份。
由此可见,当年的太子建深得平王喜爱,而者太子建所想过与晋国结盟之事,若真能成功的话,对平王并无威胁。
只是因为此事,却也引发当时的吴国、越国、秦国、齐国以及那些弱小的诸侯列国的恐惧。
看来当年的事,还真是一团粥,让人难与分清孰对孰错。
列国之争,实在比我想像的要复杂得多。”
王禅也是无比感叹,从太子建当年一心想与晋国结盟,从而对其它列国构成威胁来看,这一步棋也算是透着太子建的野心。
若一北一南两强结盟,依当时之势完全有可能横扫列国,最后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列国纷争就会变成两国之争,事情似乎比现在大周天下的局势更简单一些。
所以王禅才会感叹,感叹当年太子建的聪慧,实不在他之下。
而现如今白公胜回到楚国,一样秉承着他父亲的大志,可白公胜又会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经过设身处地的分析,慢慢的王禅也就更加明了了。
“如果不知道藏拙,就会引起小人的妒意,也会对他人形成威胁。
只是当年的太子建并没有你如此大的本事,不仅智计无双,武技更是了得,要不然只怕你也死了几十回了。”
费无极并非有意拍王禅的马屁,他说的是实话,若王禅不具备如上两个优势,在到吴都的第一天,他就已死在吴都客栈之中了。
后面的事就不必多说了,每一次都是死中求生之局。
王禅只是嘿嘿一笑,不否认也不肯定。
“可你这一次冒然进此梦魇,更是九死一生之数,老夫我虽然惜才,可却也无能为力了,你想知道的过往,只要你能出去,想来顺着分析,该不用我亲自告诉于你,毕竟有些事,就连老夫都一直想不通的,我若告诉于你,只会把你误入歧途。
列国之争涉及甚广,我费无极一生,也只是别人的马前卒而已,虽然许多人,甚至后世之人都会骂我,说我是馋臣,可有谁知道身在如此世道,人如浮粟,列国之争有如大潮,我也是身不由己。”
费无极边说边双手抱胸,感觉他十分寒冷,也没有一开始那么精神了,语气低垂,有气无力。
王禅知道在此梦魇之中,实是伤人精元,呆得时间长了,纵然你不作决定,只要你找不到出路,也会因精元耗损而死。
而费无极此时冷,在四周如此裂焰焚烧中还冷,是因为一个人对于最后的死亡,多少会有惧意。
纵然是圣贤,除非他明确知道自己死后还会有另外一个去处,若不然对于普通之人来说,生命归去的那一刻都会心有恐惧,而有恐惧就会发冷,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纵然在如此炎热的地方也一样。
“那你与李相国之间为何会如此冲突,难道真的只是为了联吴还是联越之事吗?”
王禅还是抓紧时间问着问题,可这个问题根本就不需要答案,只是他若不问,那他会觉得对不起李悝。
毕竟他在吴国所作所为,完全与李悝当初的想法背道而驰。
“嘿,李悝此人自负十分,可就是有些冥顽不化。
我与子西本自太子建之事后,利害纠葛就已难与分开。
而他却一心想扶持惠王,可整个朝堂都为子西三兄弟把持,谈何容易。
刚才你都已经说了,我山儿在吴,而且若楚与吴连,那自然可以少些征战,那么子西的权力也会慢慢削弱,治国之道还得需其它贤才才行。
可李悝却因为当年越王帮助于楚国,而惠王也算是当年越王允常的外孙,所以他还是想与越国交好。
可吴国的疲兵之策,已经楚国几十年来没有宁日,国贫而民怨四起。
长此以往,楚国必被它国吞并。
李悝之智不如你,你知道只有吴国压制住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