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以失证得
“楚国灵童,知你必先入吴地,再回楚国,能见此书,吾知你建功有成,不负天纵之资。
吴楚对峙,民生潦倒,楚国虽大,权贵把持,妖人作崇,楚王维艰。
吾一心兴楚,却不想犯忌犯嫌,壮志难酬,却又误入妖人梦魇,两难之择,唯择生机。
只是妖人邪术,控人心智,制其言行,身虽活命,却如行尸,痛定思痛,再入梦魇,梦中自绝,以证己身。
你若来楚,必声势如雷,其行如风,却不知藏智于拙,妖人必欲谋害,知你自会来此,必得此书,李悝无言以对,自愿尔小心应对,勿重蹈覆辙。
楚国之争,历时三代,父有负于子之行,子野望无穷之欲。
权势争斗,非秦即越,楚王有心,无力长久,楚国之变,实难预测,一切皆无定数。
列国之争,有始有终,始于分而终于合,先父曾言,复之有数,数数为七。
吾天姿愚钝,不能参悟,他日你凭我留之环扣,有缘自可求解。
欲治楚国,必清除盘根,兴利治弊,楚国中兴,百姓有望,万事可谋而不可求,一切依天地之道而行之。”
王禅仔细看完,心里还是有一丝拔凉。
楚相李悝也是十分聪慧,已算准王禅知道自己一死就会出虎踞,而且并不会先入楚地,而是选择吴地,建功而有成之后,才会回楚。
而且也把楚国的现状说清,就是吴国与楚长期攻伐,于楚国民生已穷困潦倒,再者楚国权贵把持朝政,楚王革兴举步维艰。
而李悝一心想兴盛楚国,实现他的志向,可却也因自己的观点而犯了权贵之忌,甚至引发权贵的排挤。
而且还发现楚国权势之争之中的一些秘密,知道有梦魇组织之人就在其中。
梦魇组织通过侵入他的梦,同样给他二条路选。
其中一条路是选择在梦中死亡,纵是不死,人也会失去全部知觉与记忆,成为行尸走肉。
而另一条路,看似并不没有伤害,而且醒来之后还会留有记忆。
可这些记忆里会同时留有梦魇之人对此人所下的指令,而此人只能依梦魇中黑衣人的指令行事。
如此一来,受此梦魇之人,就会成为梦魇在楚国安插的木偶,受梦魇之人操控,成为梦魇组织的工具。
而李悝显然是选择了这样一条路,结果他又不想受之操控,成为行尸走肉,有负道义,才故意违背,自然再次进入梦魇之局中,而他则选择跃入那无底的深渊之中,在梦中自行死去,以证其身清白。
最后李悝还是告诉王禅,若想让楚国中兴,必然要清除这些盘根错节的权贵,才能达成目标。
而且已言明楚国内部之争,已历时三代(楚平王、楚昭王、楚惠王),左右楚国之争的却并非楚国内部,而是相邻的秦国与越国。
这一点王禅当然十分清楚,他了解楚国的过往大概,只是不知其中细节。
(此书将由此引出整个故事,有的是过往的历史,包括涉及楚平王娶亲,太子建逃亡,伍奢受牵连等,其实关键的地方是,楚平王娶秦哀公之女生子而立楚昭王。
楚昭王却又娶越国勾践姑母越姬而生现在的楚惠王,这其中还更多涉及平王几个儿子之间的争斗,以其它纠结,故事构筑十分复杂,比之前一部更复杂,所以讲到此,也只是一个粗浅的介绍,还需读者慢慢品读。)
所以纵是李悝也难与预测楚国将来的走向,而当今楚王已形同虚设,难于长久掌控局面,言语之间还是希望王禅能辅佐楚王,最后能中兴楚国,利于百姓生计。
而且留书中也提到李悝的父亲,这是全书第一次提及,却并不言明,只道分合之数,数在于七,正是易理之中的复卦。
最后还是希望王禅不要强求,列国之争已有数百年,万事可谋而不可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