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众臣起身,身为九卿之一的鸿胪寺卿侧身出列,冲着御座之上的朱由校躬身行礼,汇报着近些时日入京谢恩以及离京请辞的官员人数,这些都是提前在鸿胪寺报备好的。
如若朱由校有心召见,便会叫见殿内,面授机宜,如若没有兴趣,这些人便会在午门之外遥行五拜三叩之礼之后,自行出京。
一般来说,这些提前于鸿胪寺报备的官员都是官职较低,出京担任的职务也不起眼,还不至于能够令天子单独于乾清宫奏对,辞陛赴任。
御座之上的朱由校对于这些人的去留并不关心,一切自有内阁与六部堂官操持,用不着他过问。
待到鸿胪寺卿汇报完毕之后,朱由校也只是敷衍的点了点头,没有多余的动作。
"众臣可有本奏?"
见朱由校好似没有太大的兴趣,一旁肃立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安连忙接过了话题,冲着堂下的文武百官喝道。
此话一出,堂中文武百官们皆是肉眼可见的身躯微微一震,脸上神色莫名,心道好戏开场了。
果不其然,就在王安话音刚落,皇极殿角落处便有一名身穿青色官袍的官员应声出列:"臣礼部给事中,阮大铖有本奏。"
许是因为情绪有些激动,阮大铖的脸色有些涨红,声音也是有些许的颤抖:"臣弹劾辽东经略熊廷弼按兵不动,贻误战机,空耗钱粮无数,未立寸功。"
原本有些嘈杂的皇极殿瞬间便是安静下来,唯有阮大铖掷地有声的话语于偌大的皇极殿中回荡,久经不息。
感受到身旁众人的注视,阮大铖的心中泛起一抹得意之色。
若是前些年,他还真不敢胡乱"攀咬",毕竟世人皆知熊廷弼乃是天子的心腹重臣,于天子心中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辽东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州女真先是"瞒过"重兵把守的沈阳城,于镇江堡而出,血洗了辽南金州卫,险些打下金州城。
而后还不待辽东经略有所反应,便是倾巢而出,兵临沈阳城下,甚至女真大贝勒代善更是打到了广宁城下。
但是从始至终,沈阳城中的辽东经略都是"高挂免战牌",任凭女真鞑子于沈阳城外挑衅,而没有采取任何动作。
甚至坐视数百辽东百姓惨死在女真鞑子的刀下,依旧无动于衷。
阮大铖笃定,辽东经略熊廷弼种种举动定然是引来了天子的不满,不然怎会于前些时日将京营总兵马世龙升为山海关总兵,率领着数万京营士卒坐镇山海关。
名义上是为了整饬关防,但实际上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自觉猜透了天子心中想法的阮大铖微微昂起了头,有些卖弄似的望着御座之上的年轻天子。
辛勤任职十年,不如一句"简在帝心"。
"臣等附议!"
沉默了半晌,又有数名青袍官员侧身出列,有些急切的冲着上首的朱由校说道,这天下永远不缺少"聪明人"。
见状,阮大铖的嘴角挤出了一抹惔笑,有些不屑的看了一眼身旁"后知后觉"的袍泽,这第一声号角乃是他率先吹响,这些人还差得远呐。
白玉阶上的司礼监秉笔闻听阮大铖掷地有声的话语后,面皮微不可查的一抽,心中升起了几分不解。
经历过最初的茫然过后,他已于心中记起了这个"投靠"在御马监提督曹化淳门下的吏部给事中。
昔日正是因为此人的"临阵倒戈",方才令得东林党领袖高攀龙"乞骸骨",天子顺势肃清了东林党于朝野之中的所有中坚力量。
按理来说,这阮大铖应当算作自己人呐,怎会像一条疯狗似的,开始胡乱攀咬起了辽东经略熊廷弼,莫不是失心疯了?
"臣有异议!"
不待御座之上的朱由校出声询问,前排一名官员突然侧身出列,引得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