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5章(3 / 5)

有些人提议要去都城濮阳的龙城,他拒绝了,因为,现在正是南京长江大桥的关键时间,万事开头难,只要能开好一个头,那之件事情就成功了一大半,因此,他已经决定了,要在这里再坚持三年,让这一浩大工程走上正轨。

当然,也有很多人明里暗里的批评他,说他劳民伤财,不务正业,如果有这个人力财力物力,还不如多开一些荒地,多修一些水利,让地里多打一些粮食出来,这样不是更能让天下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吗?

当然,这样说也不无道理,可是,郑勇和他们想得是不一样的,他们只想修修补补,能混一个好就是一个好。

他才看不上这些呢,一个刚刚历经大乱的时间点,现在是百废待兴之时,只要当政者不作死,那基本上都能赢得一个好名声,因为,太平了,安定了,就是最大的利好,就凭这一点,天下人自然要说一声他郑勇的好。

可是,说好就好吗?那可不一定,郑勇造长江大桥可不是为了出风头,当然也有一定的出风头的倾向性。

他这可不是像永乐出大典一样,就是为了身后之名,为此不惜糟蹋很多珍贵的文物资料,他造这座大桥有这样的几个目的。

一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看到,人力是可以做到你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的;

二是堵那些人的嘴巴,因为,已经有很多很多人,而且,有些非常的有,他们都断言,造长江大桥,这就是一个笑话,绝无可能实现,真的实现不了吗?到时打了脸,自然有他们疼的;

三是通过这一件事情,扩大人们对于技术的认知,道德文学自然也是好东西,只是技术却也不是坏东西,它是能切实改变现实世界的,乃至你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

四是要通过这一工程,打造出一支工程队伍出来,如果能把这一大工程拿下来,那么,黄河上不能架桥吗?只要黄河长江上都可以架桥了,那什么江河上不能架桥?天下的路就没有不能通的,只要你想就行;

五是虽然这些年人口减的很厉害,可是,由于郑勇的参与,真正的有钱人有权人,大量土地所有者,以及下层的人民,死得还是不如后世历史上多,所以,仍然有很多人工作不好找,而郑勇通过这个工程也会让很多人都能找到一个工作的机会,降低一下失业率。

不要以为施工的只有这二百万人,其实不是,为了这个工程,有很多配套的工厂,这里面需要多少工人?开山挖矿,炼钢制造水泥,造船造车,就算是这二百万的人衣食住行吧,这些都是工作机会,反正一个大工程能带动的就业机会,那可是一个体系才能做到,这其中要让多少人能就业,又催生出多少厂矿实业?

中国这么多人,总不能天天搂着那二亩三分地搞死搞活,还是要大气一些,把眼光放得远一点,再远一点,把步子迈得大一点,再大一点。

要想从观念上改变几千年的习俗可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自宋代以来的文人至上的毛病,一定要好好的改造。还有就是朱元璋犯的错误一点也不比赵匡胤少,这两人的错误郑勇都要帮着改作业,如果他们两个人的作业不能改好,中国永远都不会有希望的,就算是工业化起来了,也早晚得被人他给灭了,或者超越过去。

思想不能僵化,一定要有活力,不能一家独大,一定要给别的思想留一块自留地才行,搞死了别人其实也就搞死了自己,没有人和你碰撞了,你也就产生不出耀眼的火花来了,还是要碰撞,去争论,去认识别人,去完善自我,这一过程应该是一个永恒的持续过程才对。

他所以不离开南京,就是为了要就近监督这一工程,这是自己打响自己名头的一个大炮仗,必须成功,不能失败。

濮阳的龙城他也去了,修建的还可以,可是,还有很多配套并没有完成,还在建设之中,只是完成了第三期而已,他已经牵过去了一些部门,在那里已经部分的行使起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