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发现,女人们为了区分男寨与女寨的亲疏关系,就渐渐的取了姓,如妫姓,所有妫姓女人生出来的男性,在他们的男寨就被称之为妫姓某某氏,用这样的办法来规避亲近交配,从而避免生育异常的出现概率。
这种传统被保留了下来,之后渐渐的男寨和女寨都已经不存在了,男人和女人已经混居了,可是,这样的习俗还是被保留着,其中正统的就是有姓的,而挂靠在他们之下的,也只能是叫什么氏了。
因为混居越来越严重,于是,母系社会再也无法维持了,因为,无法搞清楚婚姻之内的生育体系,所以,父系社会就此登台。以父系为正而母系为偏,就很容易建立起生育体系的清晰度来。
不管这个男人生育几个孩子,不管这几个孩子是任何一个女人生出来的,那这些孩子都会只有一个共同的父亲,他们都使用父亲的姓氏,那就很容易把生育关系搞清楚,也就不会再造成近亲结婚了。
就这样,父系社会出现了,而男人也不仅仅只是去狩猎,他们也可以耕田,从事农业,这样也能确保一家人的生存问题。
男姓参与到了种植业之后,种植业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生产的粮食也越来越多,这为人口的增长提供的物质基础,而且,耕地还能固定从业者的活动距离,随着农业的发展,规模的增加,大型群落出现了,人多了对于管理也就要求更加强烈了,这使得权利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机会,于是,城邦出现了,战争开始了,之后就出现了国家。
严格来说,国家,人类文明,文化,历史,都是与农业社会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农业,人类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社会,也不可能组建出国家来。
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规模化的基础物质,没有农业的这个基础,人类很难发展出协作能力很强的人类社会出来,同时,农业社会也跟进了工业的出现,天文学历法的出现,数学,文学,政治,战争……等等,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农业,没有一个好的农业环境,是发展不出一个好的人类社会文明的。
然而,农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也就会饱和,那时就要孕育发展工业文明了,而工业文明却又需要 商业文明的促进,商业文明是工业文明的催化剂,而工业文明对于技术和知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促进了文化的进化,如此,文明也会因之而进化成一个新的形式。
中国社会在宋时已经到了这个转型期,然而,这一转化却被蒙元的出现所打破了,而蒙元所以会出现,这与农业政权的弱小有关,而大宋所以弱小,是因为,赵匡胤为了防止武人以武力夺取政权,而才用了对武人的打压政策,他纵文而抑武,让大宋虽然文化经济与技术上,都达到了世界最高成就,可是,却因为武力的疲软,无法支撑起一个稳定的社会转型的条件,最终大宋的转型失败了。
而之后是大明,大明却又继承了大宋的以文驭武的政策,结果,他也被灭了,当然,就算他不被灭,要完成转型也几乎不可能,原因就是朱元璋出现太低,心胸眼界都不够,他又继承了太多大元的东西,所以,他居然闭关锁国,才取禁海贱商的政策,同时,工匠也成贱籍,连当兵的也成了贱籍中的贱籍,老朱这一翻愚蠢的操作,让转型变得根本没有任何的希望,当然,就算这样,以中国的底蕴,还是可以完成转型的。
可是,弱宋之后的弱明,能支撑起一定稳定的转型空间来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而之后就是清了,清人的出身很惨,他们还处在原始游牧与渔猎的水平上,与大商朝相比都差几千年,更不要说大宋大明了。而他们最关心的也不是社会问题,而是政权以及民族矛盾。好吧,这一朝二百多年,空转了。
从宋到清末,一千余年,种种的不幸,赵混蛋与朱傻子的操作,中国的社会转型,石沉大海,最终只能借助外因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