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牛棚旁边的小屋已经今非昔比。
这段时间以来,谢玉瑶沉迷于药丸研究,每每制成的新药丸,都送去牛棚那边找孙老鉴定。
投桃报李,她送去了不少物资,包括棉被、衣物、火炉、粮食、肉品等等,那边的生活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
实际上,她不单单是请孙老看过自己制作的药丸,对社民可能用上的中药药方也多番请教。
当下的医疗条件很有限,公社分拨下来的药物品种很少。
处理外伤就用红药水,发烧就用退烧药,疼痛就用止痛药,外加几瓶消炎药、碘伏和酒精,还有些棉团棉签和几个针筒,其他就没了。
他们三个培训时学到一些治疗头痛脑热、感冒咳嗽等的常用中药药方。据当时的老师讲,每个人的病况不一样,若是功夫到位,可酌情增减药物。而谢玉瑶三人算是半吊子水,轻易不会做出调整。
上次冬猎归来多人受伤,公社卫生院拨付的西药基本都用光了,还用上了不少中药材。
谢玉瑶去公社卫生院批药之余,有了请孙老出诊,顺便教教他们三个卫生员的想法。毕竟,以目前的医疗条件看,很多病症都要用上中药。
她先跟孙老提了提,孙老医者仁心,答应下来。
随后,谢玉瑶就跟大队长说这事,大队长这时候才知晓孙老是医林泰斗。
他亲自上门邀请孙老,发现他们住的屋子漏风,还特意叫人好好修缮了一下,对谢玉瑶给予的照顾更是乐见其成。
此后,孙老便成为卫生所的大夫,闲暇之余给三人培训中医入门知识。
赵鸿琴和赵光亮都知道机会难得,他们如海绵一般吸收知识,获得很大进步。谢玉瑶就更别说了,之前云里雾里无法理解的地方,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豁然开朗。
跟孙老混熟之后,孙老会不再只是判定她的药丸有无副作用,会对她的配方提出修改意见。
谢玉瑶每次虚心听取,回家重制,直到孙老认可,才确定最终配方。
这次上门,孙老和往常一样鉴定之后,提出了调整建议。
“谢谢孙老,那我回去重新制作一炉再送来给您过目。”谢玉瑶收起药丸,看向赵鸿晖。
赵鸿晖接口道:“孙老,瑶瑶做这药,是为了帮我战友调理暗伤。我想带他过来,您帮忙看看好吗?”
孙老答应后,谢玉瑶又说:“其实不一定要用这种药方,您若是有更对症有效的方子,就用您的。
“哼!这还用你说。”
谢玉瑶等人都笑了,欢笑声溢满整个屋子。
次日,叶兴昌接到电话,一早就来到青山屯知青院。
谢玉瑶见到他,心里很复杂。
两人的交集只有那么几次,可在这背后,她大概能想象到叶兴昌对自己的怀疑和戒备。就如同她刚下乡时,赵鸿晖的心理路程那般,若是两人没有互通心意,现在还不定成什么样。
而他身边的黑子,之前差点成为她的抢下亡魂,前些天被郑二爷胁迫的事,还是他发现端倪搬来救兵的,谢玉瑶的心里百般滋味。
再说叶兴昌,他的心里也同样很复杂。
电话里赵鸿晖只说带他找老中医看看,而他知道此行不只是简单的求医。
刚到县城时,他亲自找霍大夫了解过赵鸿晖的伤情,而今赵鸿晖能恢复得这么好,绝对有谢玉瑶的作用在里面。
到了孙老那边,孙老为叶兴昌切完脉,询问当初受伤的情况,最后根据谢玉瑶的药丸方子增减调整了几味药材,跟谢玉瑶细细交代制作中的注意事项。
谢玉瑶听了不断点头,“我懂了,做成之后再请您检验。”
这让叶兴昌有点疑惑,难道真是孙老看病开药?
离开了牛棚那边,由于叶兴昌还有要事,就没多留,赵鸿晖搭顺风车一起去单位。
谢玉瑶看了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