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市日报社,
早早来上班的总编,心情特别好,因为在刊登了江枫的文章之后,当期报纸,成为近两个月以来销量最高的一次。
由此还引发了一个热门话题讨论。
不少专家学者,对江枫所写文章,发表各种看法。
全国各地的日报社,都收到了关于这篇文章的反馈电话和信件。
按照总部报社的意思,让他这头尽快找江枫,再写一篇,详说国家要如何利用无形的手,有效助力民族企业发展。
“这个江枫小同志,真是不一般人啊,难怪被桃花县称为福星。”
总编喃喃自语的感叹着,关于江枫的资料,他昨天已经了解,江枫所做的各种事迹,也都一清二楚。
从帮助县里当临时翻译,搞定外国商人,在桃花县建立红酒厂,到提议人工降雨,解决干旱问题,再到给桃源村修桥、修路,发现采黑松露,带村民致富之路,以及成立随身听厂等等。
短短几个月,因为江枫一人,给桃花县、桃源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如果不是再三确认,这些事情都出自江枫一人,他根本不会相信。
“如此年轻优秀,他为什么会选择生活在桃花县的一个贫穷小山村呢?”
他对这一点,属实难以理解。
按理来说,像江枫这么优秀的人,应该在大城市,大展才华和抱负,偏偏江枫去到了小山村。
“难道他真是为了带领当地村民走向富裕,才选择留在桃花县的吗?”
如果真是这样,他对江枫这个年轻人,不得不刮目相看,肃然起敬了。
就总编胡乱猜测时,办公室响起了敲门声,
一位女助手编辑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一份报纸,急忙汇报道:“总编,他……他又发表了。”
嗯?
谁又发表了?
“你慢点说。”总编摆手道。
女助手知道自己没说清楚,当即道:“是江枫,那个年轻的企业家。”点出江枫的名字后,女助手把手里的报纸递到了总编手上。
总编的目光很快落在了春城早报上面。
一个名为《当代年轻企业家江枫同志对保护民族企业、品牌的几点倡议》的文章,占据了一半版面。
随着逐句读下去,总编的脸上有皱眉,有惊讶,有点头,还有沉思。
最后,留在脸上的是欣赏。
“立刻联系江枫同志,跟他说,咱们日报社想发表他这篇文章。”
抬起头,总编对眼前的女助手编辑命令道。
“好的,总编。”
女助手编辑点头后,离开了办公室。
总编扶了一下眼镜框,忍不住从头再看一遍江枫的这篇文章,几分钟后,感叹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这等年纪,把事情分析的如此透彻,实属难得,只可惜想推行到他说的这样,并非易事。”
总编摇了摇头,他明白江枫说的有道理,但上头是否愿意采纳这份意见,并按照江枫所言,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希望怕不是很大。
因为这里面涉及的利益太多了,就拿出口来说,给予优待和补贴,对于出口企业,自然是好事儿,但对不做出口生意的,就是不公平,他们是否有意见,心生不满。
外国世界,对此又会作何反应,是否会予以反击,也进行法规政策,对大夏的产品,进行限制?
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很多,而这都是保护政策所引发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想了一会,总编觉得,一切都得在明天报纸出来之后,才能看出一些苗头。
另一头,
江枫接到日报社编辑的电话,并不意外,他其实就在等对方的来电,果然,在春城早报刊登他的第二篇文章之后,日报社主动找来了。
“江同志,关于您之前那篇文章的稿费,以及这篇文章的稿费,我们会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