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完了皇家书院,皇帝问林秋姝感觉怎么样?
林秋姝表示感觉不错,但除了琴棋书画这类陶冶情操的兴趣班,还应该开展更加实用的课程,比如说独自流落在外应该如何生存?虽然这个可能性很小,但你学了就有备无患,而且应该定期开展类似于荒野求生的训练,匈奴为什么人人皆可兵?那还不是因为特殊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他们?
再比如种地,民以食为天,想要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首先就要让老百姓填饱肚子,若是填饱肚子后还有余粮,那生活就会变得富足,这样老百姓的幸福感自然的就提升了。
有些地方,天时地利,比如说江南水乡,那里的老百姓只要有土地,只要勤快,那基本上都能丰衣足食。
但更多的地方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上不去怎么办?
这时候就需要读过书的利用自己所学来想办法。
可是如果大家连五谷杂粮都分不清,更别提种植,那就算是书读得再好,也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
皇家子弟读书,本质上应该是为了让老百姓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想要让老百姓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不只是嘴上说说就可以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的……
不知不觉的,林秋姝就讲得有点儿多。
意识到的时候,该说的不该说的基本上都说了。
沉默一下,林秋姝主动的请罪:“是儿臣多言了。”
皇帝并不生气:“你处处为百姓着想,何来多言?朕倒是要夸你说得好,有些道理,连朕的皇子皇孙们都不懂,说到底,还是离老百姓太远了,你说的对,比起琴棋书画这些陶冶情操的兴趣班,具有实用性的兴趣班才更加的重要,王爱卿……”
皇帝当即就召来书院的负责人让他把这件事情落实下去,不仅是皇家书院,整个懿国的书院都要搞起来,他当皇帝前就发现好多读书人都是五谷不分的,这样的人,就算是当了官,又怎么能为民服务呢?
想到这里,皇帝觉得明年春闱的考题有了。
此时的林秋姝还不知道因为自己一席话导致明年有好多才子都倒在了春闱的考场里,不过经过明年的失利后,书院开始注重理解论与实践相结合,才子们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等这些才子们高中入朝为官后因为懂得比较多,为老百姓们做起事情来更加的得心应手,同时也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而老百姓们对朝廷的拥护也越加的稳固,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多方面的良性循环,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自从把两个孩子送到书院上学后,林秋姝就发现自己清闲下来了,一开始她还乐呵呵的天天出门社交,后来发现大家天天聊的都差不多没意思就不出门了,可是这古代和现代不一样,现代只要有个手机她就能在家宅一辈子。
古代可不行。
特别是像她这种身边有人侍候的,如果宅在家里什么都不做,那用不着多久就会变成一个废物。
为了不让自己变成废物,林秋姝决定陶冶自己的情操。
琴棋书画四样中,林秋姝选择琴和画进修,为此还特意找了一个名声响亮的先生,结果先生教了她一段时间后委婉的建议她选择棋和书来进修。
用先生的话来讲,她弹琴和画画,全是技巧,没有感情,如果她继续选择这两个来进修的话,最终倒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那成绩是熟能生巧换来的,想成为大家是不可能的。
正好林秋姝也想换个口味,于是顺势的改学棋和书。
又学了一段时间后,先生再次委婉的建议林秋姝专攻棋,至于另外几个,只要略知皮毛就行了,没有必要再刻意的进修。
林秋姝对此表示很不高兴。
出于对先生的尊重,她没有反驳先生,但是见到萧何后就忍不住跟他吐糟起来,她付了银钱的,他只管教她感兴趣的就是了,干嘛还要看她有没有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