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芸娘悟性很高,跟着归海大师学会了十八般武艺。大师非常看中这个最小的徒弟,觉得她是一个可塑之才。
在大师的不断点化之下,段芸娘的体内元气被一点点的激活,积蓄成灵气和灵力。
她手中的那把宝剑,本身就是天下难寻的好剑,又得到灵力加持,更是被段芸娘用得出神入化。
学艺两年,段芸娘学成下山准备复仇。临走之前,归海大师语重心长地嘱咐段芸娘,说宿业有报,顺应因果,适可而止,不可太过执着。
段芸娘下山后,正好遇上皇帝找寻段家后人的人马。她婉拒了皇帝的封赏,只求让她从军入伍,以图来日手刃仇敌。
后来皇帝就特批她参了军,她靠着自己高超的武艺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一路披荆斩棘,步步高升,最终坐到了三江城主将的位置。
后来爆发了举世闻名的三江之战,萧山身负,败走呼家堡。段芸娘乘胜追击,直捣黄龙。
因呼家堡守军负隅顽抗,段芸娘的军队损失也很大,攻破城池后,段芸娘已经杀红了眼。她用萧风赠她的那把剑亲手砍下了萧山的头颅,并且屠城三天,把那些拒绝归降的外族人全部斩杀,报了当年段家的血海深仇。
在屠城之前,段芸娘手下的将领曾劝过段芸娘,但她却坚持自己的意见,说外族人顽固不化,就算不斩草除根,他们也不会感恩归降,反而会后患无穷。
屠城之后,萧海和萧风兄弟集结兵力,围攻三江城。
段芸娘领导三江城内的军民早有防范。他们在三江城积攒了大量粮食,三江环绕,饮用水更不愁,即使全城被围,完全可以坚守待援。
而且三江山上有水有田,一部分粮食可以自给自足,完全不怕围城。
而三江城外的外族士兵,因水土不服,发生瘟疫,士气萎靡,实力大伤。
萧海和萧风兄弟在是否要收兵休整的问题上发生分歧,最后萧风拉着他的队伍回到他们的国土休养生息,而萧海和他的军队却留下来继续围攻段芸娘。
萧海性格急躁,好勇斗狠,在萧风走后,更没有耐心再继续围而不攻。他不断发起攻势,想速战速决。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萧海亲自披挂上阵,结果被段芸娘手下的一员猛将用银枪挑于马下,当场毙命。
外族军队见主帅战死,军心涣散,很快溃不成军。
三江守军和外来援军汇合,趁势追击,外族兵败如山倒,只能退回北方老巢。
段芸娘大获全胜,心里却无欣喜。段芸娘时常把萧风赠予她的宝剑拿出来擦拭保养,思及过往,她心里百感交集。后来她便暗中把萧山的头颅,萧海的遗体以及萧家亲眷秘密归还给了萧风。
她知道,萧家三兄弟,两人死于她手,无论是国恨还是家仇,她与萧风必有一战,冤冤相报何时了?
数年之后,恢复元气的萧风率领大军再次围攻三江城。
这一次,城还是那个城,段芸娘也还是那个段芸娘,但周围的形势已不同往日。
外族实力愈发壮大,汉人朝廷已经灭亡。三江城周围都已被外族攻占,三江已是一座孤城,再无援兵。
段芸娘空有一腔热血和一身绝技,但双拳难敌四手,孤掌难鸣。
固守数月,城内几乎弹尽粮绝。几次交锋之后,守军伤亡惨重。
段芸娘站在城楼上,城外是浩浩汤汤,数十倍于自己的外族精兵;而城内是数千百姓,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濒临绝境却又渴望活下去。
段芸娘忽然想起当年她学成出山时归海大师的话:宿业有报,顺应因果。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汉人朝廷已亡,外族改朝换代,用几千百姓的性命去换自己名节真的值得吗?
思虑良久之后,段芸娘接受部将建议,派踏雪出城与萧风谈判。
在得到萧风不杀城中一人的承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