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饭,古木森恢复了体力和精神,被工人们的干劲感染,觉得自己也要更努力才对得起自己的工人们。
古木森逛了一圈木材厂,在内心也做好了盘算。余热设备方面吴工已经调试了一遍,如果砖厂那边一直生产的话,采集的余热能每天能烘干近三百方木材,虽说效果比原来预想的要差上一些,但是后续如果砖厂的产量能扩大,采集的余热更多,就可以考虑加建烘干房,烘干木材的产量还能提高。
古木森把青砖厂改为了青砖厂和页岩砖厂,青砖厂的老窑已经拆掉了,但是又新建了一条能连通余热回收设备的新生产线,现在的青砖生产线依然采用传统手工制法和土窑烧制,产能不大,满负荷三班倒能烧制2万砖,但是旁边预留了可以增加自动化生产设备的位置,以后青砖市场活过来了还能增加产能。
为了保证做青砖的工人有活干有工资,他设计了一栋纯中式的办公楼,打算全部采用青砖砌墙,用铁力木当梁柱,另外让青砖厂的工人做一些达到9厘厚的青瓦,计划照着徽式建筑的外观,又结合现代园林景观的做法做一栋四合院式办公楼。只是这新办公楼因为资金不足,只能把材料先生产出来,不用楼大方的施工队,打算组织自己的工人慢慢建。
古木森来到像野树林一样的树根堆场,这里少说有几千根树根,在对方的时候已经按铁力木、荔枝木、龙眼木、樟木、藜木等不同木种分类过了,其中铁力木的数量最多,超过两千根。经过这几个月的自然干燥,即将达到做根雕的最好时机,他盘算着近期要走一趟东阳,再去一趟京都,他要找最好的工人,做一批精品根雕卖到时下最流行根雕茶桌的京都市场。
堆放木材的露天堆场散发着丝丝霉变的味道,堆场里的一些木头已经长出了蘑菇,不过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只要没有开裂腐烂都还能继续使用。古木森最宝贝的还是藏在室内木材堆场里的黄花梨,他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过来看了,但是这里面专门有一个做小工艺品的木工每天都干活。
“小古总来了呀!”正在车一串珠子的木工师傅抬头看到古木森进来,打了声招呼,手里却依然在打磨着珠子。
木工师傅古天来是跟古木森老家一个地方的,要是按村里排的辈分也是古木森叔叔辈的,只是隔了好多代基本不论了。今年只有二十多岁,但是从十几岁就跟着老木工学艺,到现在也算得上手艺精湛。他原本是在木工厂里做木工雕刻的,手工不错,被古木森专门叫来做一些手工艺品,一开始做得比较粗糙,古木森专门强调过具体做法后他也在一点点改进,做了几个月之后总算是不用古木森把关也能雕刻、制造出不错的产品。
只是仓库里做是做出来一堆了,也没见古木森有什么动静,好在工钱是按时发的,古天来也能安心工作,到现在他竟然已经能从中感受到了乐趣。就比如说古木森专门叫人从海南收来一些黄花梨的木根、树干树枝,这类材料就专门拿来做手串、把件,或者随着这个材料本身的形状做一些雕刻品也就是俗称的随型雕刻。
古天来在做随型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经验,甚至有些木根裹着石头,他连石头也计算到了这件雕刻品当中,做成树抱石工艺品。
制作手串时,他从一开始不分木料,全部做成珠子,被古木森连喊浪费并亲手示范后,如今他已经懂得专门选木心的位置做成鬼脸珠子,就花纹好的做成蜘蛛纹路的珠子,把同料的尽可能做成一串,佛塔也必须选同料的。当出了精品成品后,再选出剩下的料子做次一等的成品,到实在不好配的时候就随便配成俗称的通货。
一些有轻微裂纹的木桩、树根,被古天来掏空做成笔筒,笔筒外面就着花纹的纹理打磨抛光,一下子价值就凸显出来了。
古木森把对方黄花梨木料和加工的车间称为黄花梨工作室,工作室里堆放了如今价值几百万的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