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丽将手里的小本子拿给杜雁书,“雁书姐你看看有没有要补充的地方。”
本子上记录着需要办的事,办成一件打个勾,后面还加了备注,需要去确认的时间和对象,以及完成进度。
每一样都有详细的记录,这才是工作的态度。
没有经验但是肯用心,愿意去学习。
“没有了,一定要及时确认完成的时间,有问题来找我。”
“知道了,雁书姐,我帮你去打水,你忙工作也得注意休息,有什么事就指挥我去干。”
肖丽热情地拿着茶缸去打水。
十八九岁的姑娘正是活力四射,热情洋溢的时候。
会来事,做事还认真,谁能拒绝这样贴心的小助手?
等着肖丽回来,将茶缸放到她手上,“雁书姐,热乎的,你拿着,屋子里冷。”
现在才二月多份,排练厅确实挺冷的,屋子大又没有暖气,坐在那一动不动的话脚一会儿就冻僵了。
但是这俩小助理贴心,一个递热水,一个去端了炭盆放到她脚边。
杜雁书拿着何远斌给做的喇叭坐在那就可以指挥,走位的时候她只要说一下这两个人就能理解她的意图上前去安排。
这次排练真的要比上次省力一些。
快到中午的时候纪美娟才撅着一张嘴蹶哒蹶哒的回来。
看着田水蓉和肖丽围在杜雁书身边顿时脸拉下来了。
有一种被孤立的感觉。
“已经都通知完了,但是有两个人不在家没找到,我已经告诉他们的家里人了,还留了纸条。”
杜雁书抬头看看她,大冷天的跑了一头汗,估计刚才没少忙活。
“辛苦了,你再去确认一下有没有倒班的或者串休可以在平时来排练的,把所有演员的时间都确定一下,尽量一个节目的演员排在一天。”
这次排练比较麻烦的很多演员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平时都要上班,只能趁休息的时间来排练,仅凭一个星期天是不够的。
所以只能尽量挤出来时间。
“哦,好。”纪美娟回答的有点恹恹的感觉。
杜雁书又加了一句,“肖丽,你和她一起去吧。”
肖丽应着就拿了小本子跟着纪美娟一起出去。
纪美娟看看肖丽又看看杜雁书没再说什么,但是显然觉察出杜雁书对她不信任。
演出时间定在四月二十号,大概两个月以后,杜雁书即使有田水蓉和肖丽帮忙,也不能全程凭嘴指挥,道具需要她亲自去检验,演员也需要她亲自去指导。
随着演出时间临近,她的月份也越来越大,脚和腿肿的更厉害了。
喝玉米须水也效果不大。
演出前一天整体排演了一遍,谭馆长看完不停地鼓着掌,摇着头嘴乐得合不上,“年轻人就是有想法啊!我相信明天领导看了肯定满意!”
杜雁书笑笑,“这也是大家的努力和领导的支持。”
旁边的薛副馆长和赵副馆长都跟着附和说着官方表扬的话。
薛副馆长乐呵呵地看着杜雁书,打着官腔,“小杜年轻有为啊,确实大家也都挺辛苦的,辅导部的老师要每天排练,这三个小助理也整天的往外跑。”
杜雁书看向他露出官方的微笑,“是,这次的汇演能有这样的效果和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这是实话,一台晚会的成功与否从来都不是靠一个人的努力,是靠所有人。
哪怕只是帮着抬东西的人也是有功劳的。
但是薛副馆长看着她,眼里带着的深意她能看得懂。
这是将来给他外甥女记录成绩时找梯子呢。
但是那又怎样,导演是她,一个助理功劳再大能大过她?
谭馆长笑着拍拍薛副馆长,“老薛,大家是没少努力,但是小杜的创意是真的好啊!咱们都老了,要是我是想不出来这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