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姑娘不喜欢漂亮,不喜欢穿新衣服?
姚小翠从小到大就没穿过新衣服,她打算多买点布票,做两套新棉衣棉裤,再做一套春秋穿的,和一套夏天的。
姚小翠算了半天也没算明白,最后一急眼,“我要一百尺!”
她的大手笔把杜雁书吓了一跳,忍不住提醒她,“我们很快就要发明年的布票了。”
姚小翠点点头,“我知道。”
她又贴近杜雁书耳边小声说:“我还要买秋衣秋裤,线衣线裤,还有内裤袜子,这些都要布票的。”
杜雁书不说话了,想起之前一起住宿舍时姚小翠穿的线衣线裤都是补丁摞补丁,而且还是男士的。
估计就是她哥或者她弟淘汰下来的才给她穿。
“我也要一百尺!棉花票我就不要了。”谭小菲也跟着喊了一声。
多买点过年全家都可以做套新衣服了。
姚小翠接着说:“我还要十斤棉花票,今年剩的布票有多少?”
杜雁书说:“我就不要了。”
面前的三个女的一下子傻在那了,最后还是大伯嫂先反应过来,“我、我们看看……”
乡里乡亲相互买卖,或者她们自己去一点点卖,一般都是要个十几二十几尺就算是多的了。
除非是卖给票贩子,但是他们压价压的太狠了。
这城里来的知青就是不一样,更何况是赚工资的,她们村大队的知青也没这么大方。
三个女人进了屋,坐在炕上哆嗦着把票子都拿出来数着。
“今年的还剩十八尺。”
三家都剩下一些今年的,其他的都是一点点倒腾出去的。
又凑了十斤的棉花票出来。
今年的十八尺布票分成两份,姚小翠和谭小菲一人一份,剩下的全买明年的。
两个人把钱都付了,把票收好。
杜雁书看着门口一闪而过的身影,好像是那个会计,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没进来。
估计两口子昨晚也是因为这个事在争执。
每个村大队的书记、主任和会计是三大员,赚的是所有生产队工分的平均估值。
还会有工分补贴。
一般来说生产队长肯定要比普通社员赚的多,大队干部要比生产队长赚的再多点。
但是现在看看大队会计家都难成这样,普通社员家就更不好说了。
三个妯娌间应该相处的还算不错,卖票的时候也没有抢,先紧着会计媳妇的出手,他们一家五口人,小孩子布票少,全加起来也不够一百尺,剩下的那两个妯娌再出。
她们把钱分了,都仔细点好揣进兜里,脸上也现出笑容了。
两个妯娌走后,会计媳妇赶紧去把锅里热好的包子拿出来。
三个人每人捡出一个包子给会计媳妇。
会计媳妇连连摆着手,“不不不,我不能要,孩子们都有吃的。”
她已经闻出来这都是肉包子,太珍贵了。
三个人一起说:“给孩子们吃吧。”
“拿着吧。”
会计媳妇搓着手,“那你们等一下,我给你们熬点苞米面粥。”
她赶紧转身出去,三个人拦都拦不住。
玉米面粥好的很快,她用小锅端上来的时候里面还打了三个荷包蛋。
粥看着也挺稠的,这是等于还了肉包子的礼了。
三个人看看锅里的荷包蛋,再看看会计媳妇。
会计媳妇不好意思地笑笑,“家里没啥好吃的,要是好年头的话我们怎么也能好好招待一下,现在……你们别介意……”
三个人哪能介意,日子这么难给个包子还要想着还回来。
三个人吃完以后,穿上棉衣。
棉衣在炕头烤一个晚上就干了,但是得搓搓,要不然有点硬。
走的时候各自从兜里掏出几块糖塞给三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