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件事,彪子便滔滔不绝,一边驾着马车一边把演戏的过程和心路历程讲一遍,“不得不说,嫂子这法子真是太巧妙了,你们不知道,我刚下马车的时候就把那群没见过世面的给惊呆了。”
那戏是薛蕙精心排练的,连道具都是专门准备的。
衣服是租的,玉佩是她在淘宝上买的假货,看着像和田白玉,其实就是汉白玉大理石,拿刀子一刮一堆粉,小叶紫檀也是淘宝假货,染色伪造的,不值几个钱。
别地不说,就鸡笼镇那种穷乡下,见过小叶紫檀的有几个?
即便见过,这种人也不会出现在那种面摊上。
这一次,她可谓是把人心完全掌控在手里。
首先便是谢光宗,他的心理,反应,全部在她的预料之中。
某些消息,是她专门为他设计的。
比如,郑仪贤在酒楼与文院长见面,她请不来真的文院长,便安排这样一条模棱两可的传言。
谁看到了?
没有,那衙役也是从别人口中听说的,这个别人是李捕头,可信度大.大的增加。
她曾刻意交代,叫李捕头想办法不着痕迹地把这些消息传给所有的衙役,包括贾捕头。
再者便是
吃瓜的百姓。
利用百姓的偏安一隅孤陋寡闻,打个信息差,瞒天过海。
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她用马车,衣着,家丁等物质条件来表现富贵,再用彪子等人的行为语言,家丁们夸张的表现来渲染,先给人一种大户人家的印象。
鸡笼镇的百姓见过最大的大户人家就是孙家了,显然,孙家没有这等夸张的排场,乡下人也知道自己懂得少,根本不会去怀疑,而是觉得是自己没见过县城府城的大户人家。
在之后,彪子和侍从随口说的话就可信多了。
毕竟,许多人都认为:他们一个大户人家,有什么好骗人的?
这种思路,其实是现代某些骗局中非常常见的。
俗话说,吓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骗子通常会表现的很夸张,不信的人自然就能不信,信的人也会深信不疑。
整个局做的巧妙,唯一不好的一点便是文院长收谢锦朝为弟子这个传言,现在文院长指点过他,也把这一点全了。
听完彪子的讲述,谢锦朝看向薛蕙,眉眼似乎有些诧异,随后便是了然,“确实巧妙,蕙娘,多谢你了。”
谢锦朝话本就不多,夸赞别人就更少了
。
尤其是,他也改口了。
这是她第一次听到他喊她蕙娘,声音极有磁性。
薛蕙莫名有些耳热,若无其事地说,“说什么感谢不感谢的,咱们都是一家人,应该的应该的。”
吴氏也觉得蕙娘聪明,发菌子,包灌汤包,不都是她想出来的吗?
“蕙娘,你就别谦虚了,我瞧着呀,你是一点不比二郎差。”
彪子附和,“那可不。”
嫂子跟谢二哥简直是绝配。
吴婶儿眼光真好。
薛蕙抿抿唇,转移话题,“谢锦朝,你真的得到了济源书院文院长的指点?”
这是她心里的疑惑。
谢锦朝面色冷静,“没有。”
他这几天关在牢里,上哪里去见文院长?
别说指点,见都没见过。
薛惠一愣,眉头皱起,“啊?那到时候怎么圆这个谎啊。”
谢锦朝挑眉,一副心有成算的样子,“你放心,我自有打算。”
要结识一个人,还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