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成那肯定是事实。
再加上丞相一直在大力兴修水利,还有这些年来,对外作战节节胜利。
让官府手里掌握了大量的荒田,能够大规模地给泥腿子分田分地,而且赋税也不高。
最重要的是,只有上了户籍的人家,才能把孩子送到学堂。
这可算得上是大汉天子最大的仁政——至于有没有人在暗地里咬牙切齿,谁在意啊?
富裕一些的农户,现在连鸡鸭都养上了。
有了那么大的盼头,谁还愿意当隐户?
大户人家屯再多的粮食,又有什么意义?
想起这些年不少大户人家去南乡做粮食买卖,最后却是家破人亡,不少人心里都是“呸”地一声:
官商勾结,欺凌士吏,你还有脸说做事地道了?
“就是因为知道兴汉会做事地道,所以我等一听到这里准备大批收粮,这不就是急忙赶过来了嘛!”
有人陪笑:
“不知贵会想要收多少粮食?”
邓良意味深长地看了对方一眼,开口缓缓地说道:
“放心,这一回会里不是去南乡挂牌,而是直接知会大伙,意思就很明白:
这一回只向在场的各家收粮,不会从其他地方的粮商收粮。”
“当真?”
在场的大部分人听了,不禁喜形于色。
也就是说,这一回,大伙不用去南乡交易所那里,和各地的粮商竞争了?
接着他们就看到邓良伸出一个巴掌,继续说道:
“这次买的陈粮,会里可以比南乡交易所的粮价高出三成收粮,若是愿意现在就写下契书,明年可高出五成收粮。”
“嘶!”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让屋内的温度都冷了几分。
“当真!”
这一回,不单单是几个问,而是大部分人异口同声。
邓良见此,又是微微一笑,然后伸出三根手指:
“三份契书,双方各留一份,官府备留一份。”
也就是说,这个事情是真的了?
想要毁约,那就是把兴汉会和官府的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名声毁于一旦。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
有人咽了咽口水,小心地问道:
“敢问邓郎君,这个事情,冯……呃,冯会首他知道吗?”
从冯鬼王出山那天算起,不知有多少人在小本本记下了此人的黑帐。
然而这么多年来,大伙的心气却是越来越短,有不少人甚至还患上了“鬼王恐惧症”。
吃亏这么多年,突然得了这么大的好处,反而让人在第一时间有些不敢相信。
当然,也有人心里别有他想:
冯鬼王大半年都是隔绝消息,就算现在有可能进入长安,但按关中与锦城的距离算,两地互通消息没可能会传得这么快。
既然如此,那此事除非是提前商量,否则就是有人在冯鬼王不知情的情况下,独自作出决定。
所以……有没有可能是兴汉会出现了第二个龙头?
但见邓良悠然道:“大伙且放心就是,这么大的事情,兄长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噫,我倒希望他不知道。
咦?
不对。
如果这个事情当真是冯鬼王提前作出的决定。
那岂不是说,冯鬼王至少在一年前,也就是出征前,就已经定下了这个事?
想起冯鬼王的深谋远虑,更多的人越发犹豫起来:
冯鬼王这又是在打什么主意?
看到众人突然间没了话语,邓良大是意外:
这等好事,你们为何反倒是这等表现?
“邓郎君,这些年来,我们打交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在座的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算是有些交情。”
“你能不能大伙透个底,这笔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