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吧?” 黑衣执事有些无奈: “可寒,汉人骑军再盛,难道可寒的十五万控弦之士就不强盛了?” “何况若以可寒比拟赤壁一战时的孙权,那魏国又比当时的刘备强了十数倍不止。” 他顿了一顿,略略放轻了声音: “若是可寒觉得十五万控弦尚不足,那就再多加五万,二十万如何?” “二十万?”拓跋力微一怔,“吾何来二十万勇士?” 黑衣执事轻声地吐出四个字:“没鹿回部。” 他的声音虽轻,但听拓跋力微耳里,却是让他犹如炸雷,惊得他猛地一掀身上的毛料,站了起来: “不行!” 拓跋力微盯着黑衣执事: “没鹿回部大人乃是我的外舅,吾有今日,皆是彼昔日之恩,若是吾趁其部落势弱而吞之,我将如何面对可敦?日后又将如何令草原上诸部心服?” (可敦:可汗之妻,也就是窦宾之女。) 在拓跋力微的凝视下,黑衣执事神色不变: “可寒,没鹿回部固然是我们的恩人,但可汗莫要忘了,据大太子所言,他曾在平城见过窦宾二子窦速侯、窦回题。” “甚至窦速侯、窦回题二人,还曾刻意刁难大太子。” 黑衣执事加重了语气: “可寒,没鹿回部在北川之西南,与平城相去不远,若是不及早做好谋划,恐怕悔之晚矣!” 拓跋力微闻言,神色一动,接着又露出犹豫为难之色: “这……可是,窦宾大人……” 最终他还是摇了摇头,然后看向黑衣执事: “执事,吾誓不会做背恩之人,”顿了一顿,他继续说道,“我知执事是为我好,且窦速侯、窦回题二人前往平城之事,确实也值得重视。” “不如这样,回到北川以后,我会亲自派人前往没鹿回部,询问窦宾大人之意。” 说到这里,他颇有些自信的说道,“而且我相信,窦宾大人绝不会有归汉之心!” 理由很简单。 窦宾大人本就是汉人,而且出身显赫,其父本是雁门太守,因为家族遭逢大难,这才出逃塞外投靠匈奴人。 父子二人先后为没鹿回部大人,已有近八十载。 听说早在五十多年前,汉人皇帝就已经为窦宾大人的家族平反。 若是窦宾大人有心南归,早就有机会回汉地了。 就算是那个时候有所顾虑,但在曹操内迁匈奴的时候,窦宾大人又为何宁愿离开阴山,北上去投靠鲜卑,也不愿意去汉地? 早年拓跋力微与窦宾大人一起屡屡征伐西部鲜卑,深知窦宾绝不可能会投靠汉国。 汉家正统天子在位时,他都无心南归,现在来了一个不知真假的汉室之后,就更不可能前去投靠。 黑衣执事知道拓跋力微与窦宾的交情颇为深厚,而且窦宾也诚如拓跋力微所言,对汉室心怀怨恨。 事实上,他甚至曾试图把窦宾拉入百年大业当中。 可惜那个老顽固,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居然严辞拒绝了。 但这不重要。 “可寒,窦宾大人已年老矣!”黑衣执事提醒道,“我亦并非是说窦宾大人会南归投靠汉国。” “我想要说的是,他的儿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