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兄……” “冯郎君请放心,建虽出身寒微,但亦曾在学院有幸闻大儒详解为士之道。” 李建面容肃然,“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建虽不敢称士,但心向往之。” 听到这番话,冯传还能说什么? 长叹了一口气,他又对冯二娘说道:“好自为之。” 冯二娘终于忍不住地哭出声来。 李建看到她这副模样,叹了一口气: “我打听过了,冯兄一家,乃是牵连受罪,连从谋都算不上,所以不用太过担心。” 被流放过来的女子,谁能沾惹谁不能沾惹,都督府自然都是有考量的。 冯二娘这等容貌与修养皆上佳的世家女,确实可称得上是边疆将士的良配——若非是被流放,哪轮得到他们捡漏? “眼下冯兄虽不能离开农场,但只要表现良好,好好劳作,半年之后,每月都有一日的时间外出与家人相聚。” 冯二娘惊喜地抬起头:“真的?” 李建点了点头: “我记得二娘曾说过,冯兄在家亦曾读过书?” “对对!” “塞外寒苦,胡人多而汉人少,像冯兄这样的读书人就更少了。朝廷欲在九原行教化,最缺的,正是读书人。” 李建看向冯传,“故而半年观察期满之后,冯兄可以申请考核,看看能不能去大河工坊学堂作个教习。” “大河工坊学堂?” “对,那是都督府最大的学堂,附近工坊所有的孩童,无论胡汉,基本都在那里开蒙。” 李建解释道: “若是冯兄能成为教习,不但能展胸中所学,同时亦要轻松一些,而且工钱也高。” 说到这里,他略略压低了声音: “而且冯兄还可以在那里安心继续精研学问,待五年劳改期限一过,便算是自由身了。” “到那时,若是冯兄不弃,建愿意做个担保人,冯兄可借此申请参加都督府的考课。” “如果能通过考课,就算不能回塞内,但在九原求个闲职,最不济也能是个管事事曹之类,好歹也是衣食无忧。” 大河工坊学堂现在的学监,正好也是姓李。 不同的是,李建来自南中李。 而那位李学监,来自广汉李,也就是蜀地李氏嫡系。 当然,现在的蜀地李氏,早就已经被肢解得七零八碎了。 如此说来,李监正说不得会与和眼前这位舅兄有一些共同语言。 听得李郎这一番解释,原本正在抹泪冯二娘,顿时又惊又喜: “李郎,你说的,可是当真?” 李建洒然一笑: “这等事情,我有骗二娘的必要?” 冯传听了,亦是怦然心动。 在这里呆了近三个月,所见所闻,早就颠覆了冯传对边塞的固有印象。 牛羊成群,农田成片。 听二娘说,她所在的工坊,机房延绵不断,机杼昼夜不息。 如果二娘没有夸大,那么如此说来,这古河南地,怕是可称为塞上小中原了。 上党估计是回不去了,就算是以后能回去,那里的一切也已经不属于冯家。 倒不如好好考虑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