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多么?
目光、手段、魄力等等,皆在蜀地世家之上。
前些年大汉经营凉州,推行考课,在各地开始兴建学堂的时候,蜀地世家还一副扭扭捏捏的模样。
既想要建学堂,又放不下姿态,连主事人都不愿意亲自过来见一面,就拐弯抹角地让李遗传个话。
凡事就怕比较,看看新贵,那就直接多了,早早就支持冯都护娶关虎女,后面赵马氏甚至还把马家的关系网都交了出来。
所以冯都护哪有心情去跟蜀地世家去玩我猜我猜我猜猜的游戏?
直接让他们去吔屎!
老子先给小五开后门,在南中搞教化,锦城就等着排最后面去吧!
现在再看看关东世家?
平城学堂还没有完全建好呢,就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
因为平城特殊的地理位置,任谁都可以看得出来,平城学堂绝对是面向胡人。
换了以前,并州世家大族可能连眼皮都不抬一下,甚至还会笑出猪叫声。
传授学问,你以为有那么容易?
有教书先生么?
知道怎么开蒙么?
有典籍么?
伱怎么知道胡人不是更想拆了学堂拿木头去当柴火烧,亦或者拿来做羊圈?
更别说教化成不成功,还不是拥有知识解释权的世家嘴皮上下一张一合的事情?
而这一切,现在已经被完全颠覆。
更要命的是,培养大汉预备官吏的皇家学院,大部分生源是来自学堂。
理论上来说,平城学堂的学生,只要成绩优异,就算是胡人,同样可以进入皇家学院进一步深造。
毕竟汉夷如一,那可是国策。
而作为并州世家大族集中地的太原,却连个学堂都没有。
这意味着太原各家子弟进入季汉官吏体系的道路,远要比别人狭窄得多。
当然,若是你能拉下脸皮,放得下世家子弟的高傲身段,愿意与胡同乐,与胡人孩童厮混,跟他们在同一个屋檐下念书。
大可以北过雁门塞,前去平城学堂入学两三年,然后力压群胡,大概率可以被选入皇家学院学习。
都说屎难吃,但对于并州世家大族来说,这个事情,恐怕比吃屎还要恶心。
真要沦落到与胡人平起平坐,这已经不是撕下最后一块遮羞布的问题,而是在泥潭里打滚,与猪羊同食的问题。
论起恶心人的手段,冯鬼王什么时候缺过?
不过现在看来,并州的世家,远比蜀地世家要上道得多。
“并州士吏愿意大力支持朝廷推行教化,那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也是一件盛事。”
冯都护开口定下了基调,让裴潜面色一喜。
“只是不拘是前汉还是后汉,并州皆是汉胡杂居之地,想要教化胡人,光在平城和太原兴建学堂,估计是不够的。”
说到这里,冯都护看了一眼裴潜。
只出两个学堂的钱,就想拿到仕途通行证,哪有那么好的事?
“比如说九原都督府辖地,几乎全是胡人,想要在那里推行教化,可是艰难得多。”
“还有,雁门塞以南的太原等地,胡人亦久居之,多是半耕半种,偏偏他们又没有足够的田地来耕种,导致族人贫困不堪。”
“所以想要推行教化,还得先让他们安定下来,毕竟有恒产者有恒心嘛!”
太原盆地是冯都护规划中的平城工业区粮食供应基地。
你们这些世家占了那么多的田地,不吐一点出来,我很难办啊!
“再说了,这学堂建成后,学子所需所用,每年都要费不少钱粮。”
“这些钱粮怎么来?总不能全部指望朝廷发放吧?地方上的学堂,钱粮越是充足,就办得越好,裴公,你说对吧?”
别误会,我不是问你们要田产,我是用你们的田产,去办你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