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哈哈……”
“呵呵,你我兄弟联手,何来谁占便宜一说。”
“若说包打听,去酒肆青楼是最佳,不过青楼白天去肯定不合适,就交给郎大哥了。我先去酒肆转转,看看能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不。”
郎箐道:“青楼这种地方,我更不敢露面。实不相瞒,在东瀛我仇家太多。人多的地方基本我都不能去,我只能夜里去‘翻高头’。”
阿七道:“哦,那这好事可是便宜我了。只不过,我既听不懂,也看不懂倭字,你又不敢陪着我,这可咋办?”
“放心,中土人在这边的非常多,时不时你就能遇到汉人。若是有不懂的,可以去问他们。当然,也可以花点小钱雇个翻译。”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那你休息吧,我先去街上转转。”
阿七来到大街上,看哪都透着新鲜。倭人虽然长相和汉人很是相似,但是风俗习惯完全不一样,甚至可以用怪异来形容。
阿七东瞧西逛,看到一招牌上写的字居然能认出个八九不离十,叫“名器屋”。阿七觉得有意思便走进去,原来是个卖铁器的店铺,相当于中土的铁匠铺,只不过人家做的更加精致一些。店铺柜台后面一位老者正低头做事。阿七看了几把刀剑,按照郎箐所说,挥动时能有蓝色毫芒的便是好刀。阿七有心再购买一把,又不知道对方能不能听懂,便试探问:“这把刀要多少银子?”
见对方没动静,便大喊一声,用手指着刀,然后拿出一角银子比划。
只见老者抬头说:“你是中土人士?”
阿七一呆,旋即大喜,道:“果不其然,这边有许多汉人。”
老者说:“这有什么稀奇?一海之隔而已。你们宁波港那边,不也很多东瀛人在做生意吗?”
“哈哈,老先生说的是,请问这把刀要多少银子?”
“看在都是汉人的份上,就收你十五两银子。”
什么!阿七脑袋一黑,在船上被斩断的那把刀可是花了一百两,结果还是假货。
老者看阿七的脸色,以为他嫌贵,便道:“这把刀可是完全手工锻打出来的,不是西洋机器的产物,你看刀锋便可知。”指着另一边刀架上的刀说:“那些是西洋机器制造的刀,你要的话每把只需五两银子即可。”
阿七脸色更黑了。问:“为什么手工锻打的就有蓝色毫芒呢,而机器造的却没有?”
老者道:“人工锻打,千百锤下去,每一锤力度都不一样,于是在刀锋表面会出现许多密集且深浅不一的小坑,这种数以千计的浅坑聚集在一起,像鱼鳞一样,在光线折射的作用下就会有蓝色毫光闪动。机器造的呢,每一次锻打的力度都是相同的,而且它也不会锻打千次,一次即可成型。自然从刚度韧性来说都不如锻打刀,这种刀易折,使不了几次就钝了。”
“受教了,承蒙老丈讲解。”
“呵呵,不要紧,这不算什么秘密。”
阿七看到刀架旁还专门设有个枪架,便好奇问道:“怎么东瀛人也喜欢用枪吗?”
“以前打仗多,用枪的也就多,枪在战场上比刀好使。”
“可我却没见几个背枪的。”
“你难道没听说当今东瀛流传:宫本的刀,真田的枪吗?那真田幸村就是用枪的。”
“哦,这两人有没有交过手,谁更厉害一些?”
“怎么可能交手,真田幸村早在二十年前便已离世了。”
口口563743675
“啊……”
“二十年前的那场大阪城之战,真田幸村被德川所杀。不过,也有人说他并没有死,死的只是替身。”
“拿一个死人来和活宫本并列,这没有道理,或许真田真的没死。”
阿七心想,老者挺好说话,不如趁着买刀打听点事情。便掏出银子付了刀钱。问:“敢问老丈,你可知道东瀛有位名叫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