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痴情都会有回报,廖永安也许终将痴心错付。
除非自己醒悟,旁观者能有什么办法呢?
对于木槿这位廖夫人,朱元璋没有多少好感,他认可的女人都是像子薰、夫人那样对丈夫一心一意地,就算常遇春的夫人蓝氏挥舞着菜刀阻止丈夫纳妾,仍能得到朱元璋的赞许,为何?因为蓝氏心里盛着自己的男人,吃点儿醋无伤大雅。
得陇望蜀,在朱元璋看来,是女子的品行不佳。
此时,他尚且不知木槿从未有过二心,木槿的心里从始至终装着的只有英俊不凡、年轻有为的朱大帅。
就算知情又能如何?朱元璋如果喜欢她,他怎会成为廖夫人?
朱元璋很快将廖永安夫妇的事抛诸脑后,被一种巨大的喜悦撞击着,邓愈带兵攻取了徽州,城里有一位名儒朱升。
“这老先生可是一名进士”,朱元璋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不知道如果李善长见到他这副表情,心里会有多酸,“咱这儿还没有进士呢”。
子薰听到朱升的名字也不禁一怔,助力朱元璋问鼎天下的九字箴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不就是朱升提出来的吗?
处暑已过,秋风开始送爽,朱元璋翘首以盼的朱升老先生来到了应天。
朱升是休宁人,自小勤奋好学,曾跟名儒陈栎学习朱子学说,今年五十八岁高龄,比朱元璋大二十九岁。朱升四十五时考中江浙江浙行省乡贡进士,四年后被封为池州路儒学学正,任期届满后,归乡隐居,静观时变。为躲避乱兵,朱升在石门山不断迁徙,但笔耕不辍。
朱元璋向朱升询问平定天下的计策,朱升回答: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一语中的,朱元璋如获至宝。
这九字方略相当于是朱元璋以往实践经验的精辟总结,直戳朱元璋内心最深处,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朱元璋每攻下一地,必先修筑城墙,提高防御能力。
张士诚已于三年前称王,徐寿辉是天完政权的皇帝,与他们相比,朱元璋已经非常低调,仅仅自称吴国公而已。
而且,朱元璋已经设立营田司,让康茂才检修各处堤防,兴修农田水利。
朱升是前来投奔的第一位进士,朱元璋自然倍加珍惜,让朱升国公府一处幽雅僻静的小院住下,朝夕畅谈。
朱元璋求贤若渴,每逢将士出征,都让他们寻访、推荐当地的贤哲。
子薰听说要见到历史上的名人,兴冲冲地准备很多美食,想在老先生面前留个好印象。
不过,老先生并不领情,反而劝朱元璋对妻妾雨露均沾,不应专宠一人。
朱升认为女子应对丈夫恭敬、顺从,提倡三从四德,吓得子薰后脊梁骨发凉,冷汗直流,再也不敢出现在老先生面前。
朱元璋听后急忙反思自省,是不是对子薰宠爱过度了。
在这些规矩的束缚下,朱元璋刻意减少回长乐阁的次数。
但是习惯一旦形成,很难立马改掉,其难度如同戒烟。
要戒掉在子薰这里养成的生活习惯,比登天还难,关键是子薰的很多奇思妙想在别处都是没有的,朱元璋甚觉无趣,没精打采。
时间不能浪费,光阴不能虚度,与其让这些内宅规矩捆住手脚,不如抓紧时间增长实力。
朱元璋很快琢磨出了应对老先生的法子,白天众目睽睽之下该去哪儿去哪儿,严格遵守各种规矩,夜深人静时想去哪儿去哪儿,回长乐阁放松身心,以便第二天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和学习。
朱夫子心底明亮,也并不较真,朱元璋是难得一见的英雄豪杰,分得清轻重缓急,自会妥善处理内宅之事,规矩不是最重要地,内宅安稳有序才是最终目的。
子薰领教了古代规矩的厉害,又想起二夫人的小脚,夜里噩梦连连,醒来见到他,不顾一切地央求道:“将来如果我生了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