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耀作为一家小型MCN机构,它的主要商业变现形式是广告营销和平台补贴。
其中,广告营收是大头,但前期则主要依靠平台补贴。
盛耀在创立之初,刚好赶上了短视频和直播行业兴起的好时机。
各大互联网平台为了抢占市场,极力招揽MCN机构进驻,给出的扶持力度非常大,补贴非常高。
当时,盛耀每个月不算广告营收,光是从各大互联网平台,就有很大一笔进账。
这种大规模的补贴政策的推行,吸引了众多闻风而动的“淘金者”,大批中小型MCN机构扎堆入驻。
但随着互联网环境的不断变化,吸引了众多闻风而动的“淘金者”,大批中小型MCN机构扎堆入驻
然而,补贴并不是长久之计。
当短视频平台的资源抢夺战进入下半场,各大平台之间的竞争日益增大,矛盾日益增多。
它们对于MCN机构的运营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从积极的招募转向“冷启动”,补贴力度慢慢减小,现在已经变得微乎其微。
而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很多优质内容制作者的出现,很多MCN机构的经营变得更艰难了。
如今,MCN机构已经过了最初的红利期。
很多中小MCN机构已经开始难以生存。
其中就包括盛耀。
姜林凯不是不知道自家公司存在的问题。
他努力尝试过各种改变。
产出内容、运营模式、变现方式……
他都尝试过。
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他之所以失败,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那些大的MCN不会愿意见到小企业的成长的。
市场就那么大,蛋糕就那么小。
多一个人,就多一份竞争。
所以,目前很多小公司的倒闭,未必没有大企业的打压。
其实,他们这种小公司,其实很难得到资本的青睐。
目前,市场上的资源,百分之八十都流入了大型、成名的机构。
只有百分之二十的资源,才会给到他们这种小企业身上。
但现在国内的小型MCN机构何其多。
盛耀能拿下的资源非常有限。
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姜林凯已经将前几年挣的钱全赔了进去。
他这段时间真的是愁得头发一把一把掉。
他给了自己一个期限。
两个月,在公司彻底山穷水尽之前,如果还在找不到投资,他就把公司卖了。
卖了公司回老家。
回老家以后,再也不来B市这个伤心地了。
幸运的是,他们租的这栋大厦的业主换了。
换成了许诺。
一个比他们公司最红的主播还要红的素人。
更幸运的是,许诺答应给他们公司投资了。
公司里的其他人根本不会知道他有多高兴。
相对于那一千万来说,他更开心的是许诺那强硬的背景。
对于许诺成为他们公司的最大股东,他从最大老板瞬间变成公司二把手,他一点也不在乎!
以后,他们公司就是许诺罩着的了。
有了许诺当靠山,他的公司迟早要做大做强的。
他之前心里设想的那些,会一一实现的。
看那些打压过他们的人,借他们十个胆,看他们还敢继续针对他们公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