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神苍阁> 第46章 道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章 道祖(2 / 4)

现在这个时辰段里,学子们都在各自活动,所以,很多处都可见人影走动,说明,人员流动很活跃。

学员们对出现在道圣宫的外人,早已见怪不怪了,这里,每天都会有各色各样的人前来求学,问礼,或求助,或入此拜师学艺。

正因如此,道圣宫的正门才会在白天一直开着,也从来没有人看守此处。

沄轩看着道圣宫里的景象,随意的观赏,也是不怎么急着赶去道祖那里。

一刻钟左右,沄轩才缓慢的来到一处小院落前。

“道祖。”

沄轩站在院门前,拱手行礼的道。

过了一小会,才从里面传来一道特别和善的声音。

“进来吧。”

沄轩得到回应之后,才进入住宅小院。

刚迈入小院,一眼便看见了在院落里的一个小亭子内,坐在石板上,观看书籍的老者。

老子降生于世时,体弱而头突大,眉宽而耳阔广,目深如渊珠澈清于净,鼻含双梁中如辙,其双耳长大,故此起名为“聃”。

据记载李耳身长九尺,黄色体肤,鸟喙嘴,隆鼻,秀眉约五寸,耳长七寸。

一字伯阳,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是春秋时期的陈国人。

中国古代思想、哲学、文学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来,被道教尊为始祖,称之为“太上老君”。

在唐朝,被追加为李氏始祖,后来,被世界列为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闻名于世,孔子入周时,曾向他问礼。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向西而行,到灵宝函谷关,受关令尹喜之请,著书《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深刻影响,其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政治,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权术,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修身,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之养,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

周景王十年(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老子因遭受权贵排挤,被甘简公辞去守藏室史之职,随后便出游鲁国,于鲁国巷党主持友人葬礼时遇孔子助葬,其时年十七岁,向老聃问礼。

周景王十九年(鲁昭公十六年,前526年),二十六岁的孔子游周观光,拜访老子。

周敬王十九年(鲁定公九年、前501年),五十一岁的孔子向南往老子故乡,问其学。

周敬王三十五年(鲁哀公十年、前485年),老子见周王朝越来越衰败,便离开故土,出函谷关,云游四处。

把守函谷关长官尹喜,非常敬佩老子,听说他要过函谷关,很是高兴,可当他得知要出关云游,顿感可惜,便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可以,但得留下一部著作。”

老子听后,就在关内住了几天,然后,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据说,此篇著作就是后来流传千古的《道德经》,随后,他便骑上大青牛走了,传闻,归隐于景室山修行(老君山)。

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老子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

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加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李聃的一生成就主要体现《老子》一书。

《老子》,又名为《道德经》或《德道经》,与《易经》和《论语》被公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有学者认为《老子》并非成于一时,一人之作,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初称《老子》,没有《道德经》之名。

后来,称《道德经》,并分八十一章,编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则是德经四十四章,全书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