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神苍阁> 第15章 名胜古迹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名胜古迹一(1 / 2)

位于西杭城的再另一个城池。

城池的一处风景区。

沄轩与沄嫣俩人来此一游。

“兄长,这里有何秀丽美景呀?”

沄嫣兴致勃勃的问道。

“世俗所美称的岳阳楼,天下第一奇楼。”

“那是为何受如此多的世人所喜爱和追逐呢?”

“名楼雅赏,为感古之魁宝文化,品高尚之情操,悟古之君者高贵风骨,大抵便是如此。”

“那这岳阳楼又有何不同之处呀?”

“这可有得说了。”

仿上故岳阳楼。

正版的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着洞庭湖畔,下方可俯瞰洞庭,前方遥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朝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举世闻名。

自古便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称的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世称为"天下第一楼"。

主楼是长方体形,其高度有十九点四二米,里面深十四点五四米,宽十七点四二米,是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的四根楠木金柱直贯于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而成,结为一个整体;顶覆琉璃黄瓦,构型庄重而大方。

岳阳楼内一楼悬挂着《岳阳楼记》雕屏及诗文、对联、雕刻等;二楼正中悬有紫檀木雕屏,上刻有清朝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牌匾;三楼悬着有毛泽东同志手书的杜甫《登岳阳楼》诗词雕屏,檐柱上挂着“长庚李白书”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着原构的古建筑,自身独特的盔顶结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及巧夺天工的精巧设计技术。

岳阳楼有名的则是“四柱”,是其的基本构架,首先便是承重的主柱四根楠木,被称为“通天柱”从一楼直通往三楼;除四根通天柱外,其余的柱子都为四的倍数,廊柱有十二根,檐柱则是三十二根,彼此牵制互连在一起,结为一个整体,使得整个建筑更加坚固。

楼顶是为层叠相衬的“如意斗拱”托举而成的盔顶式结构,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顶式构架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则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岳阳楼最为突出的盔顶结构特点。

而现遗存的文物是铁枷,位于岳阳楼点将台的十米处,长二点八米,厚度达零点四二米,重约七千余斤,两端呈现出燕尾形状,其铸造的年代与用途便是查找不到。

有许多书写岳阳楼的优美诗文。

滕宗谅《临江仙·巴陵》: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吕洞宾《绝句》: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白居易《题岳阳楼》: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倚曲栏。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