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子可就真有动了心思的了,还真有来提媒的。
一个邻县的地主,家境殷实,有良田百顷。
儿女已经好几个了,只是,妻子生病体弱,不好理家。
那个地主有心纳妾,但是他的妻子因为怕妾生了孩子,将来上位,妨害了自己孩子的利益,所以一直不允。
这次听说这里有和离回家的女子,还不能生育的。
根本不用那地主怎么样,那家妻子的娘家人立马就托人来提亲了。
乐的初老太不得了,怎么着,你看这不能生养还是个优点了?
刘氏也暗自高兴。
结果吃饭的时候初老太跟初秀荷一说,初秀荷立马放下筷子 ,她牢记二哥教育自己的话。
但她一开始还不想说的那么绝对,只是向爹娘阐明了利害关系,或许心里对自己的母亲还存有一份希冀吧,“爹,娘,人家有妻,那我过去就是做妾。
其实不过就是个给人家干活的,儿女都是人家的,将来人家儿子大了,娶进个正经的儿媳妇来,到时候会让我一个妾室掌家吗?
到时候我无依无靠,还不是被人家一脚踢到哪里去?
人家就是把我发卖了,就是想个手段让我见了阎王,我都没办法。”
听了闺女的分析,初老头点点头,“确实,万不可去做妾。之前给人做正妻还受尽了欺辱,现在要去做妾,那人家不是想打就打,想骂就骂,我们都不算正经亲戚,都没法去上门讨说法。”
初老太一瞪眼,“他家那婆娘是个躺在床上的病秧子,还不知道躺到哪一天。到时候还不是秀荷当家主事,说不得过两年就能扶正呢!”
初老头一拍桌子,“这话你也敢说?传到人家耳朵里去,人家不来找你打仗?”
初老太撇撇嘴,低头小声嘟囔,“这不是一家人关起门来说话吗?总之,再也找不到比这更好的亲事了。人家说了,只要秀荷应下,聘礼必照着娶妻的聘礼呢。”
秀荷心里呵呵了,果然还是贪图了人家的一份聘礼。
刘氏也来劝,“秀荷呀,这家人听说很是富裕,你过去了之后由你掌家,那不是吃香的喝辣的?到时候你侄儿们去看你,那都是上门打秋风呢,呵呵!”
说着捂嘴笑,楚熊几个却翻翻白眼。
初秀荷小声道:“大嫂,到时候侄子们考了功名,做了官,会来看一个当妾的姑姑吗?”
刘氏一噎,这~这做妾确实是不怎么好听~
“爹,娘,我是坚决不做妾的,我一辈子不嫁就是了。”初秀荷坚定的说。
初老太一瞪眼,“不嫁?不嫁老初家没得养着一个老姑娘不成?”
初秀荷扭头朝向一边,犟着脾气,不讲话。
初老太蹭的站起来,“你是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明儿我就应下人家,找个日子把你聘出去!”
初秀荷缓缓地抬头,深吸一口气,“爹,娘,初嫁从亲,再嫁从身。我之前已经嫁了一次,这一次嫁不嫁,嫁什么人都由我自己说了算。”
初老太怒了,抄起笤帚往初秀荷身上招呼。
初秀荷结结实实挨了两下,要是搁以前肯定就老实的受着了,但是现在经过了和离的事件,体会到了反抗,谋算的好处,知道人不能活的那么憋屈,愚笨 。
所以转身就往外跑,初老太气坏了,“你个死丫头,你还敢躲?”初老太在后面追着边打边骂,“你吃老娘的,喝老娘的!你是老娘养活起来的,现在竟然敢不听话?反了天啦!老娘就是拿绳子捆,也得把你捆出去!”
初秀荷抱着头往外跑,本想往二哥那跑,又想着干什么要给二嫂添麻烦去呢?
想起来小春当时悄悄嘱咐自己的话,“有困难,找里正。”
于是转过头来往里正家跑,“里正爷爷,里正爷爷!”
那初老太却不好追过去了,拿着个笤帚骂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