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百里,香火鼎盛的是一家寺庙,名曰岔儿二庙。因其建在两条路岔之间的山梁上,故得此名。至于原名,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现在只剩前殿和后堂的几间瓦房,因其地势较高的缘故,倒也有几分气势。最好的,就是这地儿,没有和尚,只有道士。还是兼职的!
十里八村,婚丧嫁娶,盖屋架梁,都得一个好日子。这地儿就有专业的阴阳先生,兼职看病。看好了,咱是医生,看不好,咱就将你的丧事办了。所以这里的业务还是很好的。加之这里不知何年起成了集市,是十里八乡的赶集之地,物资交流,贸易繁盛。小到针头线脑,大到驴骡牛马,这里都可交易。
周易之名就是这里的大先生取得。当年,周易只有六岁,随着爷爷来此售卖家里的小猪。时至正午,天气炎热,老头就领着孙子去庙前的杏树下乘凉。顺便将大先生要的酒捎给他。
说起这大先生,在这一片,也是个奇人。算卦看相,那可说是县太爷都佩服的。早年间,也不是个安分的主儿,加之家里是有名的富户,整日间吃喝嫖赌,三年间,诺大的家业就剩下了一口破窑洞。媳妇成了人家的妻子,老娘早就气死了。还好老爹死的早,不然现在埋在哪儿都是个问题。
俗话说得好,穷生奸计。想当年,他大先生也是上过私塾,练过鞭秆的。索性就上了贼娃子山,成了土匪。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的。这大先生在做土匪一道上是有天赋,不久就有了名堂,成了头头。
正当大先生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碰上了新到的提督,就那十几号人半天就全部挂在了城门口。当年,还是小伙子的老周头和二哥在安口窑挑缸,看到挂在城门口那棵柳树上的大先生,早已不成了人形。当然,这时候还不叫大先生,叫李顺德。当年,哥俩可是在在李家扛了两年的长工。不过,这位先生虽说败家,为人倒还不错。当年,家里无颗粒米面下锅,哥俩指的去找大先生去借。按规矩,最多能也就三斗高粱。今年的哥俩就白干了。因为利息,到年底结账的时候,不欠账就不错了。所以,就有了宁饿死,不借贷的说法。但没办法,不借就真的死了。没想到的的时,这大先生直接就一句话,三斗够吃几天的?
这不还有油麦豌豆吗,装上他十口袋,就算提前结了你俩的帐。家里的骡子闲着,现在就驼回去。饿死人就不好了。说罢就回去睡了。
这正是有了这口吃的,家里没有饿死人。年底,结账的时候,这哥俩还在猪圈掏粪,心想人家不早就结账了吗?没咱啥时,还不如好好干活。就人家给的,明年至少还得干半年。
没想到的是,这大先生扯着桑在哪喊,你们两个驴日的不算账去,还在挖啥仙人着?
老实的的哥俩不敢说啥,忐忑的丢下活计就去了。没想到的是,东家给了两口袋麦子。这可值钱了。就是不算先前的,也不值这个价啊!
骡子在圈里,自己套上驼回去,也让你娘吃个白面馍馍,过个好年。单先生丢下这句话后,骑着他的白马就走了。
自此,哥俩在这儿一干就是三年。下了大苦。
没想在这儿遇到了。还好人是活的。
哥俩不敢多看,挑着担匆匆去了。当夜,天很黑。哥俩放下了快死的大先生,身高力壮的老三背起就跑。好在哥俩都是好力气 ,又在黑夜,这就跑了。到了一个废弃的瓦窑里,放下了半死的大先生,在喝饱吃饱之后,人总算是活了。就这样,半个月后,大先生又不见了,再见,就是十多年后。他成了阴阳先生,还会看病。成了着岔儿庙唯一的专职道士。渐渐地有了名气,就连县里的大人物隔三差五的请去看个日子瞧个病。这老周家的骡子,他倒是没少骑。特别是冬天,基本就在庙里养着了,这段时间,也是他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
娃,叫啥名字?
还没安上。认不得字。你认得字,给安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