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今日,要重启一件事!”
第二日早朝李世民。意气风发的坐在龙椅之上,对着下方昏昏欲睡的群臣开口说道。
“啥情况,陛下这是吃错药了。”
“嘘!慎言!”
……
一听李世民要颁布新的政令,台下的百官纷纷交头接耳了起来。
毕竟李世民之前颁布政令的时候,下方的反应都是这个模样,对于李世民而言这种反应他也早就习惯了。
“不知陛下要颁布何等政令,竟然要当着今日早朝第一件事情来说。”
此刻被李世民重新启用的魏征却是主动开口,虽然李世民重新启用了魏征,而且让他担任御史中丞。
可这魏征平日里却丝毫不给李世民一点儿颜面,往往李世民平常嘴中出现了什么纰漏,他都是二话不说直接指出,惹得李世民甚至有段时间都不想上朝。
“诸位爱卿不必如此,今日我颁布的政令,那可是于国于民有利的好事。”
李世民信心满满的手掌一挥在他身旁的一名内官,却是手中捧着一道圣旨,当着李世民的面缓缓拆开之后,这才朗读了起来。
这圣旨之中的意思和昨日与江辰在府中交谈的东西可以说分毫不差,不过其中的言辞倒是经过了许多润色,在这
些文官的耳中听起来也是顺耳许多。
“朕决定,从即日起重新开启科举制!”
“科举制之中考出的前三十名才能进入国子监,这科举制由原本的一年一次改为一年两次,鼓励学子报考!”
李世民原本意得志满的一番话,引得朝堂百官,那可谓是轩然大波。
在这些人之中,有大多数人都是给如今的国子监塞了不少钱财,这才将自己的儿子送进了国子监之中学习。
可是现如今李世民竟然想要更改国子监的入学手段,从这一点来说对这种人而言毫无疑问是一种相当严重的打击。
“陛下,此举固然是好,但是各地学子想要报考未免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实在太过庞大!”
“正事,各地的学子虽然学业极其用功,但是受限于才学,恐怕不如咱们长安这些富贵子弟的学识吧?”
……
随着李世民想要更改国子监的政令一出,台下的不少官员当即就表现出了反对。
不过,如今李世民在朝堂之上的地位也逐渐稳固,纵然他们有心想要反对,但是说出的话也是极其隐喻,并不敢直言。
“切,对我而言,这国子监里如今的学生,恐怕还不如一些寒门学子。”
“就是,你们这帮大人不知
道花了多少钱把自己的儿子塞进去,结果还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尉迟恭和程咬金两人身穿官服,看着自己身旁的那一群人议论纷纷的模样,却是一唱一和的讥讽了起来,引了不少人更是勃然大怒。
“程知节!尉迟敬德!你们二人所说的话是何道理?”
“不错,同样同朝为官,难道你们就以为你们武官比我们文官就是要高一筹吗?”
程咬金和尉迟恭两个人心直嘴快,无疑第一时间就成为了这帮文官进攻的焦点。
可是这两货向来是不嫌事儿大,看着如此之多的人对自己百般嘲弄,程咬金也是嘿嘿一笑的开口说道。
“我可从来没有什么重武轻文的意思,我只是觉得陛下此举,着实是对我大唐各地的学子一项优待而已。”
“更何况,这些寒门学子为了出人头地学习,往往比这富家公子学习更为努力,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给这些寒门学子机会呢?”
程咬金虽然并没有读过几天书,但是他还是清楚什么是善恶。
对李世民的这种政策,程咬金可是举双手双脚支持。
“不错,人家苦出身就不是人啊,苦出身就比你们低人一等啊?”
“凭什么富家子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