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八年,冬,大雪!
长安城外,渭水河畔,此刻漫天的大雪簌簌而下,如飘荡的白羽,悠悠然落在江面,周遭的山林,亦是满覆霜雪,茫茫然一片冰雪的世界。
江边一破旧旅亭,静静的于风雪中立于江畔,亭盖之上已满是雪白,厚厚的一层积雪,让这座有些破落的凉亭,于冰雪之中多了几分诗意。
就在这旅亭之中,此刻有一童仆打扮之人,年约十五六岁,眉目清秀,略显稚嫩,此刻正在专心的看护着炉火,只见他身前的石桌之上,置有一方陶炉,炉内有炭火,此刻燃的正旺,炉上有陶锅一只,盖着陶盖,隐约有咕噜之声,一股独特的香味飘荡出来,童仆闻着味道,喉咙都不自觉的咽了几下,似是被勾动了肚子里的蛔虫。
童仆时不时的吞咽下口水,眼睛却是不时地看向不远处的江面,似是在等待着什么。
顺着童仆眼睛看去的方向,是一处渡桥,渡桥延伸到江中丈余,可是这里已经没有来往的船只停歇换脚渡人了,似是一处荒废了的渡头。
渡桥外不远处的江面,在这纷纷扬扬的大雪之中,江上隐约有一小船静卧水面之上,微微飘摇,其上似有一人静坐船头,只是静静地坐着,手中持着一根竹竿,没见有什么动静。
童仆一边照看着炉火,伸出双手烤着火,一边看着江面的那处掠影,嘴里小声嘀咕着“少爷怎么还不回来啊,这火锅都烧开了,也不知道今天少爷还能不能钓到鱼下锅呢!”
这边童仆嘴里絮叨着,却说就在此时,不远处的官道上,一行六七人的队伍骑着马从远处的风雪之中朝着长安城的方向飞奔而来。
童仆也在亭子这边听到了路上那马蹄声声的动静,好奇的打量着官道上的那行人,只一眼就觉得这群人很不寻常,尤其是当先几人,虽不是锦帽貂裘,但还是并非一般普通人家的穿着,而且在后面的三四人则俱都腰悬佩剑,脸带严肃,料想应是前面几人的护卫。于是胆小的童仆也不敢多做动作,收回目光,静静地等待着这行人过去。
就在童仆以为那群人骑马掠过要向城郭方去的时候,突然一声“唏律律”的马鸣,童仆好奇的循着声音望去,只见当先的那匹马被勒住了缰绳,一个急停之下,马前蹄腾的离地而起,悬空转了半圈才落地停下,嘴里哼哧的喷出一股白气,后面的队伍也跟着全都停了下来。
然后童仆就见到当先的那几人在交头接耳的说着什么,随后那几人甚至将目光投向了童仆所在的地方,眼见的此,童仆的心里一阵忙慌,心想这些人怎的停下脚步看向自己这里呢,难道要打劫自己不成吗?
就在童仆内心惶惶惧胡乱心思的时候,那队人马已经调转了方向,向着亭子的方向而来,没有多远的距离,片刻间,那一行人就停在了亭前的官道上,然后众人下马,为首之人向着后面几人吩咐了几句,然后那四个护卫模样的人留在了原地,前面的三人迈步向着亭子走了过来。
看着越来越近的三人,童仆的内心此刻愈发慌乱起来,心想难道是刚才自己的什么行为冲撞了这些老爷们吗?可是仔细回想着,好像又没有做过什么非份之事啊!
童仆看着来人,又把眼光转向江面,看着那依然坐在江面的小船上一动不动的人影,心内如同小鹿乱撞。
心思流转间,那三人已经来到了亭子里,童仆无奈忐忑的抬眼望向几人,只见三人都是穿着连帽大氅,当先一人约莫四十岁不到,身材伟岸,壮冠虬髯,左侧一人年约五旬,高挑清瘦,颇具文人风度,右侧一人则三十来岁,腰悬佩剑,一身英气,一看就是有武艺在身。
童仆愣愣的立在原地,不知如何应对,竟是像个木头桩子一般,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这时,当先的那人才开口说道“这位小兄弟莫慌,我等不是坏人,只是在赶路之时,闻到此处飘出一股十分好闻的香味,却是我们从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