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辆小汽车开进石桥村后,整个石桥村都沸腾了。
刘俊芽是他们石桥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而且考上的大学居然就是首都的那所重点大学。
他们村里,真的飞出了个金凤凰啊!
村子里都在奔走相告,刘俊芽的老师和校长都来给她家报喜,放鞭炮了。还有教育局的人也来了,据说是来给刘俊芽发放奖金的。
石桥村的人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那是又惊讶,又骄傲。刘俊芽可是他们看着长大的,是他们石桥村的人。
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响起在石桥村的上空,刘俊芽的家里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刘德兴已经叫人去通知他的大儿子刘振国了。在他看来,俊芽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刘振国这个当大伯的功劳是最大的。
刘俊芽抚摸着班主任给她的录取通知书,心情澎湃。
教育局更是给刘俊芽颁发了一千块的奖金。
这在当时可不算一笔小数目了。
刘德兴这一天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他挽留了班主任,校长和教育局的人吃饭。这些人也没有推辞,他们也想多了解下刘俊芽,想看看是什么样的家庭和环境养育出了刘俊芽这样优秀的学生。
刘德兴杀了一只鸡,刘振全和刘洪也过来帮忙了。很快,刘振国也回来了,买回来了酒和一些菜。
刘德兴高兴的和班主任他们介绍着自己的大儿子:“这是俊芽的大伯,俊芽能有今天,基本都是她大伯的功劳啊。”
刘振国也是第一次接触到教育局的人,有些局促不安。毕竟对他们普通老百姓来讲,这些都是大人物,是他们平时无法触摸的,遥不可及的。
但是今天居然能一桌吃饭,喝酒。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的侄女争气,考上了一所好大学,而且是县里的第一名!刘振国心里是从未有过的高兴和自豪。
午饭后送走了班主任他们,刘德兴高兴的和刘俊芽说,要准备办酒碗。(办酒碗源自四川方言,意指请客吃饭)
刘俊芽知道爷爷高兴,但是她还是建议不要办了。因为办酒碗要花不少钱。
大学是考上了,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那就是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
首都的消费,可不是他们乡村,县城能比的,哪怕再节约,一月也要花一些钱的。
这笔钱不算少,刘振国也不能没和妻子商议就拍着胸脯说他包了。
刘振国和刘德兴说,等他回去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说。
刘德兴有一些钱,但是不够,而且刘振国并不想他爸动这个钱,用他爸的话来说,这是他爸的棺材本。
晚上的时候,刘振全来找了刘德兴,悄悄塞了两百块给刘德兴。
刘德兴并不想要小儿子这个钱,一是因为小儿子家的情况他也知道,不算宽裕。二是小儿子的那个媳妇,要是知道这事还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
但是刘振全坚持给了刘德兴:“爸,我从来没给过俊芽什么,也没帮过她,这次你就收下吧。刘洪妈不知道的,知道也没什么。我还是能做主的。”
刘德兴还是拒绝了。因为他能想象得到,真收了这两百块钱,以后刘洪妈要是知道了这事,就算不会把钱要回去,也会说很多难听的话。他可不想俊芽受这个委屈。
刘德兴坚持没要这个钱,刘振全有些郁闷外,心底深处还有一丝放松。因为他也知道自己的妻子不是省油的灯。
第二天,让刘德兴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人上门说媒。
给刘俊芽说媒。
是镇子上的一户人家。家境比较富裕,有楼房,家里还有个铺子。这家有个二十出头的儿子,在跟着家里做生意。他们托人上门说媒,说能负担刘俊芽大学四年的所有费用,前提是和他家儿子结婚。没到办结婚证的年龄,可以先办酒碗。
刘德兴想都没想一口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