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到达成都时已经是深夜时分。
按他原来的预想,打算先看看整个益州的财政情况,以便酌情犒赏一下大渡水一线的将士,提高一下士气。
琢磨完这些就先歇下,毕竟谁都不是铁打的。
但是罗一没想到的是,如此富庶之地,崔圆居然说府库钱无一文,米无一粒。
对于崔圆这个说辞,罗一是不怎么信的。
杨国忠再怎么贪,也不能搜刮的账面上一文钱都没有。
不过看过崔圆领着吏员送过来的这几年的账册,罗一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能造成这种局面,仔细来说,罪魁祸首还真是杨国忠。
账目漏洞百出,估计整个剑南收上来的赋税,会被贪墨了一半。
几次对南诏用兵的投入,也都是由剑南来承担。
回回给南诏充当辎重大队,一点回报都见不到,放在哪,哪都受不住。
不但剩下的一半亏没了,还透支了未来几年的赋税。
而且听几个吏员话中的意思,鲜于仲通最后一次的南征,更是从大户人家那筹措出来的军资。
这让罗一甚至怀疑李林甫搞出的那个万民请愿书并不是假的,而是这些大户想让杨国忠回来给个说法,或是给个什么承诺。
不管具体是什么,罗一懒得去猜。
眼下的事情实在太棘手,连犒赏的钱都没有,更别提招募新军了。
如果按照常规手段操作,那就需要另立名目来收税。
可一旦这样做,弊端实在太大。
益州这里确实是天府之国不假,但盯着这里的人同样也是一大把。
这里的百姓起比关中与河北,日子过得能强些,不过也是强的有限。
再收税的话,这是在逼着那些百姓家破人亡。
还未等与南诏开打,整个剑南的士气就会低迷的不能再低迷。
可如果不收税,眼下剑南的局势又十分不妙,根本拖不了太久。
这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让罗一头疼的同时,也怀疑就算杨国忠不坑他,李隆基也会想办法将他给整过来。
毕竟会打仗,还顶着个能抓钱的名头,换了谁坐在那个位置都要让他过来试试。
而支度的账册上的记录,也从侧面证明了罗一的猜测并不是无的放矢。
即便是节度使可以截留当地的赋税,朝堂上每年还是要往外划拨整个大唐三分之一的税收,用以支付高额的军费。
而大唐各处方镇中,花销最小的居然是安禄山所控的三镇。
其中养兵最多,达到了将近十万的范阳,比剑南这个常备军只有三万多的,花销还要少。
难怪李隆基会对安禄山那么宠信,花最少的钱,打最多的仗,顺带着还能开疆拓土。
如果给个节度使来个业绩排名的话,安禄山的业务能力绝对是排在第一位。
而且辽东之所以能立方镇,恐怕最大的原因也是因为省钱。
如果按照这样分析,那李隆基之前所说只要暂时能稳定住防线就算胜利的说辞,未必就是假话。
但就算是这样,罗一也没法去赌,不敢真的就窝在剑南不动一下。
人的心思是会变得,尤其杨国忠那个祸害还回去了。
只要这个货在旁边吹吹风,没准李隆基就会提高了要求。
所以无论是从财政上,还是在军事上,肯定是要有一些建树才能交差的。
但是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地关系,有钱才能强军,或是强军打了胜仗才会更有钱。
现在的情况是两样中的哪一样都不占。
李隆基这可真是想让马儿跑却又不给马儿吃草。
另外,还有一点让罗一很不爽。
没建树要挨整。
可千辛万苦弄出点动静,又要被人摘桃子,连个讲理的地方都没有。
“使君,外面